所以倭國意圖求學佛法也說得通,但這一切都該是先朝見楊廣的后話。
小野妹子一路進京,路過嵩山,少林寺不只盛情款待,還派出以慧安禪師為首的武僧護送。
《大唐雙龍傳》里沒有少林,但隋朝有。
達摩死了還沒有一百年,少林武功還在積淀中,但已經蓄勢待發,一旦出手,必定如蛟龍出海,一發而不可收。
也許這一次就是少林的機會,楊廣從來不敢忽視少林。
這是楊廣還沒等見到小野妹子時就已經收到的消息。現在是還沒見到楊廣,聲勢就已經造起來了。
小野妹子入宮面圣,隨行的僧人寄居在洛陽南郊的凈念禪院。
凈念禪院院內建筑達百余間,就像一座小城,低調奢華有內涵。
洛陽寺廟很多,最著名的當屬白馬寺。可是在永熙之亂以后,洛陽的佛寺毀損嚴重,只有凈念禪院因為超高的武力得以保存。
楊廣重建洛陽,搞的是基礎建設,并沒有為這些毀損的寺廟花一分錢。這些年,洛陽寺廟的重修靠的是寺廟自己化緣,以及佛門信徒中的有錢人捐贈,這和自上而下的國家投資當然不能比,所以修繕的不只緩慢,也不夠奢侈。
本來的國事訪問,竟演變成宗教的盛會,楊廣從中嗅出了整個佛門空前的團結。
楊廣政治敏感度不是天生的,只是經歷的歲月實在太久了,很多事他沒等想明白,就已經感覺到了。
當小野妹子見到楊廣,呈上圣德太子的親筆國書,第一句就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楊廣并沒有動怒,而是把國書交給了身邊的鴻臚卿裴世清。
裴世清是裴矩的本家兄弟。(裴矩本名叫裴世矩,后來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才改作裴矩。)
當今天下,以大隋的朝貢體系講,能稱“天子”的只有大隋的皇帝,倭國的國書明顯是意圖與大隋平起平坐,這在大隋看來已經極其無禮了。
裴世清也不用往下看,只看第一句就夠了,抬頭看楊廣的臉色,沒有怒氣,卻帶著淺淺的嘲弄的笑。
看裴世清抬頭看自己,楊廣又示意裴世清把國書繼續傳下去。
楊廣接見小野妹子的規模其實也十分隆重,不亞于接待啟民可汗,在洛陽的各國使節都在場,包括東西突厥。
倭國此時還只與朝鮮半島和大隋偶有接觸,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都不知道大海的另一邊還有這樣一個民族。
大隋的威名已經漂洋過海,引來那么遙遠的人來朝貢,所以也都愿意來圍觀,也無不為這個矮小的民族嘖嘖稱奇。
當看到倭國國書所寫,強如東西突厥也都被其中的狂妄所震驚。
不說西突厥國師石之軒,即便是dtz的武尊畢玄都被倭人驚得說不出話。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