廄戶皇子向楊廣深施一禮,道:“陛下無所不知,必定也有辦法教我。廄戶來大隋就是為了學習,陛下就是廄戶的老師,學生請老師賜教。”
這個廄戶皇子還真會順桿爬,自己就把自己封成天子門生了。
廄戶皇子說完也在偷瞄楊廣,發現楊廣露出一個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的笑容。
廄戶皇子心想:“成了。”
大隋皇帝沒拒絕就是默認了這個天子門生。
好為人師果然是人性的弱點,尤其是對那些不缺權勢、金錢的人,物質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需要了,只有精神上的刺激才能被觸動。
楊廣問道:“防止被別人吞并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什么?”
楊廣道:“那就是去吞并別人。”
“這?”
廄戶皇子已經聽出大隋皇帝話中的含義了,就是有助倭國統一全島之心。
換個人聽了這話一定喜出望外,感覺總算沒白來。
可是廄戶皇子是極具政治頭腦的政治家,他敏銳地發覺了其中的重大隱患。
倭國沒能力發動戰爭,那想打仗就必然要向大隋借兵。可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把大隋的士兵請到島上,無異于引狼入室。
廄戶皇子現在就是再崇拜大隋皇帝,也不能開口求他。
楊廣看著眼珠亂轉的廄戶皇子,明白他怎么想的,佯作不知,道:“其實倭國和大隋的情況完全不同,也不該照搬大隋的制度禮法。”
廄戶皇子當然知道大隋和倭國不同,但他想讓倭國以后能如大隋一般,甚至更好,當今之世,不學大隋學誰?
廄戶皇子謹慎問道:“那倭國應該如何?”
楊廣道:“大隋地廣人多,外夷臣服。而且大隋的地形多樣,適合所有的生產方式。而倭國小國寡民,土地貧瘠,生產能力也極差,靠自己生產,根本養活不了太多的人。沒有人,抵抗各種風險的能力就極差。”
廄戶皇子也苦惱,這是倭國的天然環境,根本不是人力能改變。倭國想一枝獨秀,就需要外援,廄戶皇子卻不敢輕易開口。萬一大隋皇帝手一揮,派一支軍隊到倭國,倭國就可以直接宣布亡國了。
楊廣看廄戶皇子在側耳傾聽,就繼續道:“倭國是小,但小有小的好處,想讓倭國這樣的小國強大起來,短期內就可以做到。”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