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微微一笑:“把國家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來,才能干大事。”
廄戶皇子更懵了:“怎么集中?”
楊廣道:“把老百姓手中所有的財富都收到天皇手中,不允許老百姓私有。這樣國力自然就強大了,自然就有能力發動對外的戰爭。”
廄戶皇子真的不懂了,如果他沒理解錯,楊廣的意思就是“搶”。
可這怎么能行呢?
搶老百姓的東西,還是搶所有老百姓的東西,那不是沒等發動對外戰爭,自己就亂了嗎?
楊廣沒有看到廄戶皇子眼中的興奮,反而看到了迷惑,就解釋:“當然不能直接到老百姓家拿東西,要先教化老百姓為國奉獻,男的為國家打仗,女的為國家生孩子繼續打仗。你引入佛教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教化民眾嗎?一樣的話術,不過是加點兒內容罷了。”
廄戶皇子皺眉:“宗教教化民眾向善,即使有布施,也是出于自愿,這和強行拿走老百姓的私產完全不同,老百姓豈能愿意?”
楊廣嘲弄微笑道:“宗教只是勸人向善嗎?如果只是勸人向善,又怎么值得當權者大力提倡?宗教最被當權者看中的是教化老百姓要安于現狀,降低欲望,面對自己的苦難,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才能便于統治。把這些混雜進宗教里,把老百姓的對物質的要求降到最低,就能集中力量干大事。”
楊廣說的很好,廄戶皇子卻沒有被沖昏頭腦。這么好的政策,你為什么不在自己的國家使用?
大隋的百姓很富有,好一點兒的老百姓,尤其是那種干技術活的,生活條件堪比倭國的很多貴族。
看這樣廄戶皇子都沒點頭,楊廣也在心中撓頭。
楊廣覺得自己這段時間在廄戶皇子心目中的鋪墊已經夠了,他已經很信服自己了。而且考慮到廄戶皇子的政治智慧,就沒有拿那些假大空的理想主義忽悠他,反而說的都是很現實的話,充分保證了廄戶皇子他自己這個階層的利益,甚至在盡可能讓他的利益最大化,卻還是沒讓他死心塌地,楊廣心中不耐煩的同時,也帶有一絲佩服。
廄戶皇子不敢露出懷疑,只是像學生提問一樣疑惑道:“小國寡民,官府的勢力同樣不大,在老百姓面前沒有絕對的優勢。一旦老百姓不滿,不需要很多,就能對官府造成巨大的打擊,到時候,天皇的位置都可能不保。”
楊廣道:“你們要把天皇在老百姓的心里塑造成神,而不是人。不能像中原這樣,把王朝更迭當成家常便飯,連皇帝都敢殺,這還了得?把天皇編進神話故事里,讓老百姓知道天皇的命令不可抗拒。”
廄戶皇子茅塞頓開,可是隨即又尷尬了,天皇的命令不可抗拒,那自己這種權臣算什么?
廄戶皇子想了半晌,還是忍不住開口道:“能不能把我們這種大臣也塑造成神,與天皇共治國家?”
廄戶皇子能感覺出這絕對是個好主意,可是他的地位決定讓他并不愿意推行,又不甘心完全放棄,就想改良一下。
楊廣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多神信仰,哪個能忠心?都信就是都不信。朕說了是在老百姓心中造神,你是老百姓嗎?”
廄戶皇子恍然大悟。
貴族和平民本來就是割裂的,怎么能讓老百姓知道貴族的生活呢?
貴族要讓老百姓以為他們為這個國家嘔心瀝血、大公無私,日子過的并沒有那么好。至于他們怎么架空天皇,甚至謀害天皇,老百姓又怎么會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