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人雖然矮小又野蠻,但絕不畏戰,反而十分殘忍好戰,有好處的事不用猶豫。
看廄戶皇子終于意動了,楊廣仿佛很感動,道:“朕已經在修通向高句麗的馳道,以便于大軍在東北集結,皇子也要加快你們的改革。”
楊廣的語氣變成了他更著急,主客之間有了一個微妙的轉變。廄戶皇子下意識覺得自己只要不著急,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不過倭國也有改革的訴求,事有輕重緩急,有些事已經刻不容緩了,比如說造神。
廄戶皇子開始書信遙控倭國改革,而楊廣這邊也在積極備戰,基礎建設向東北方向傾斜。
楊廣雖然沒有明說,但天下人都看出他要解決高句麗。
高句麗不是個小國家,那是雄踞東北的霸主,而且看楊廣拉的架勢,是奔著滅國去的,一旦和大隋打起來,必定震動天下。
看的出來,滅高句麗成了大隋的首要任務,這個時候楊廣就開始顯得急躁,對倭國改革的進度大為不滿。
楊廣不斷催促倭國對周邊用兵,可廄戶皇子也總是推脫還不到時候。
確實不到時候,倭國哪有大隋這種行動力,說干什么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倭國的改革重點是搶老百姓的財富,怎么可以操之過急?
而且想打仗,也不可能像游牧民族那樣,叫上人就可以出征,必須提前做很多準備。
楊廣實在等不及了,就讓廄戶皇子回倭國親自主持改革。
廄戶皇子本來對自己的大隋之行充滿了擔憂,深怕自己有來無回。可是自從和楊廣見面以來,他對自己的大隋之行又覺得來對了。
現在楊廣催他回國,他反而不急了。
廄戶皇子為難道:“倭國的改革不是誰去執行就能迅速改變的,這么重大的制度性變革,需要時間。”
楊廣皺眉,有些不耐煩:“朕修路需要時間,你們正好用這些時間統一全島,等朕這邊準備就緒,你們也能隨時配合朕。你們現在這個速度,等朕打完了高句麗也指望不上你們。朕現在派兵幫你們打,你們配合朕的士兵就可以了。”
廄戶皇子大驚,他想要好處,可絕不想讓隋兵登島幫倭國作戰,這是他一直在避免的,整個島加在一起也不夠隋兵打的,忙道:“不敢勞動陛下的精兵悍將,倭國完全有能力完成陛下的囑托。只是從得到陛下的指示到現在,時間還是太短了。倭國土地貧瘠,物質本來就不足,現在為了打仗,更是要提前儲備,倭國已經盡力了。”
楊廣瞪圓了眼珠子,怒道:“你們到底缺什么?什么物資我大隋沒有?糧食?兵甲?你到底缺什么報上來,朕送給你們。”
廄戶皇子大喜,他要的就是這句話,馬上開始訴苦,倭國的人口,生產力,物資的缺口,都報給了楊廣。
這些是他早就研究過的,開口要什么、要多少,都在他心里。
楊廣聽了他的報價,臉色轉冷,廄戶皇子心里打鼓,是不是自己獅子大開口,觸怒了大隋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