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騰昌物業后的吳鋒銳像換了個人。
他不再是那個只知道橫沖直撞的莽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內斂的老成。
每當遇事,他總會停下來思考:鳴哥會怎么處理?
這種轉變在一起普通的車位糾紛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名小區業主持續占用他人車位,引發連串投訴。
從前的吳鋒銳定會派人上門警告,可這次他選擇了迂回戰術。
他先讓保安摸清那人底細,國企中層,背后有岳父撐腰。
隨后他親自出面調解,提出優惠售賣車位的方案。
對方不但拒絕,還指著他鼻子大罵“狗物業”,揚言要找關系整他。
面對侮辱,吳鋒銳始終保持微笑。
但在轉身離開的瞬間,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很快,一支暗中的團隊開始對那人進行全天候監視。
不出兩天,他們就掌握了這位國企干部的把柄:仗著岳父給他安排的好差事,潛規則了一個下屬。
吳鋒銳靜等時機,直到某天這人帶著情人進了鐘點房,他才讓人通知了對方的妻子和岳父。
現場的混亂被dv機全程錄像,錄像帶不知怎么流傳到了那人的單位。
一場小小的車位糾紛,最終演變成了一出家庭破裂、前程盡毀的悲劇。
甚至于他都不知道是誰在背后整自己。
這次的成功讓吳鋒銳嘗到了甜頭。
他開始迷戀上這種背后耍陰招的處事方式,在暗處編織陷阱,看著獵物心甘情愿地一步步落網。
最令他著迷的,是受害者永遠也猜不到是誰在背后捏住了他們的命脈。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只知道靠拳頭說話的街頭混混。
這讓人想起那些武俠小說中原本出身名門正派,卻在追求力量的過程中漸漸遁入歪門邪道的人物。
表面上,他依然恪守著向楊鳴學習的準則。
可實際上,他把楊鳴那套以理服人、以勢壓人的手段,扭曲成了一種陰冷的快感。
就像一把鋒利的刀,握在不同的人手里,既可以是救人的手術刀,也可以是奪命的利器。
然而這種偏離并未影響他對楊鳴的崇拜。
在他眼中,楊鳴永遠是那個值得效仿的標桿。
只是他學到的,更多是表象而非精髓。
最有意思的是他那句“我砍人從來不問對方是誰”的口頭禪。
這句話從前是他莽撞沖動的寫照,如今卻變成了一種偽裝。
實際上,每次出手前他都會把對方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卻還是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這種明知故問的做派反而讓這句話在道上傳得更廣,成了他的標簽。
有句老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只是在這個圈子中,誰是螳螂,誰又是那只黃雀,誰都說不清楚。
深秋的夜色籠罩著南城。
阿水蜷縮在一輛破舊的面包車內,車廂里彌漫著濃烈的汽油味。
狹小的空間擠滿了各種雜物,幾個癟了的紙箱和廢舊輪胎之間,他正捏著一張寫滿名字的紙條。
張泰的死,扎在他心里整整幾個月。
這段時間,他在南城的暗處游走,一點一點拼湊著真相。
蛛絲馬跡最終指向了騰昌物業的吳鋒銳,而那個叫楊鳴的年輕人,則是背后的主使。
這兩個名字,連同黃海,成了他那張皺巴巴復仇名單上最沉重的幾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