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名書生跑到錦衣衛衙門前,要求錦衣衛釋放張書生和其他書生。
他們并非白身,都是有功名的,錦衣衛不能像驅趕普通百姓那樣把他們轟走,更不能全都抓進去,這里是京城,錦衣衛雖然可便宜行事,卻也不能把這么多人全都抓進詔獄。
錦衣衛無奈,只好叫來了國子監的人,由國子監出面,把這些書生連勸帶嚇,好不容易才送走。
而經此一鬧,那些被抓的書生寫的詩詞,再一次傳遍京城。
以前沒有留意的人,現在終于看清楚了,這些詩詞竟然全都是嘲諷皇室絕后的。
什么無根,什么斷絮,總之,只要不是文盲,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是在諷刺。
宗室的老頭子們坐不住了,就連那幾位在家養病的,也掙扎著要去太廟撞頭,以死謝罪,梁王一脈要斷后了,他們這些親戚全都有錯,他們沒能給梁王留后啊,沒臉去見祖宗了,還是現在就去撞死吧。
永嘉帝,你們又哭又喊怎么沒有一個真的去撞死呢。
結合之前烏鴉示警的事,百姓們陷入了恐惶之中,如今梁王要斷后了,是不是又要烏鴉示警了。
雖說那是上天的意思,可是誰也不想看到那么多的烏鴉啊。
尤其是宗室的老頭子們,他們想要進宮向永嘉帝當面哭訴,然而永嘉帝不見,這也難不倒他們,備上馬車,出城去了,直奔長壽宮。
這下子輪到太上皇煩了,這些老頭子,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修煉了,原本過上三五年就能成仙的,現在倒好,修為后退了好幾年,怕是還要再等十年八年才能飛上那九重天快活逍遙。
這一日,永嘉帝接到了太上皇的口諭,讓他不要再拖了,不過就是一道圣旨的小事。
事到如今,即使沒有太上皇的這道口諭,永嘉帝也不想再拖了。
九月初九,重陽日,一道圣旨打破了梁王府的平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梁世子趙廷晗年已長成,淳良方正,仁孝友愛,倫序當立,承繼親王位”
隨著這旨詔書,趙廷晗正式成為梁地新主。
而隨著這旨詔書,另有一道圣旨,趙廷晗之弟趙廷暄年已十六,特準入國子監讀書。
如果說,第一道圣旨已經讓聶氏心沉谷底,那么這第二道圣旨,對于聶氏而言便是如遭雷擊。
在趙廷晗活過中秋之后,聶氏也曾想過,皇帝會讓趙廷晗繼承王位,她也安慰過自己,即使趙廷晗做了梁王,那也是她的兒子,她仍然是梁地最尊貴的女人。
可是現在趙廷晗真的繼承了王位,聶氏還沒有來得及再次自我安慰,便聽到了令她震驚得幾乎原地爆炸的消息。
皇帝讓趙廷暄去國子監讀書!
什么讀書,分明就是讓他去京城為質!
是了是了,趙廷晗回來了,他尚未成親,即使成親也不可能立刻就生下兒子,而小世子都是年滿五歲方可進京,否則年紀太小,說不定會死在路上。
因此,無論趙廷晗是自己生還是過繼兒子,那都要六七年后方能送到京城做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