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梁王府并非只有趙廷晗這一個男丁,還有趙廷暄。
趙廷晗的兒子尚不知在何處,趙廷暄這個親弟弟卻已經十六歲!
大雍立朝之后,雖然都是由世子世孫做質子,但也有過叔叔代替侄子做人質的先例。
兩代之前,北燕王繼位后一直無子,連生幾個女兒,無奈之下,只能由北燕王的親弟弟進京為質,那位公子在京城做了十年質子,北燕王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兒子,可是小侄兒年紀太小,無奈之下,叔叔又替侄子在京城住了五年,五年之后,叔叔已經三十多歲,方能回到北燕。
可是也該他倒霉,他回到北燕不過三年,北燕王便死了,年方八歲的小世子回來繼位,成為新的北燕王。
小北燕王只有八歲,沒有親兄弟,于是這做質子的名額再次落到叔叔頭上。
好在叔叔在京城做質子時沒有閑著,生了三個兒子,便在這三個兒子當中挑選了一個去京城做了質子。
因為有了這個先例,所以現在永嘉帝讓趙廷暄進京為質,毫無爭議。
但是聶氏卻已經暈死過去。
她一直都和喬貴妃通信,難道是她寫得太含蓄,喬貴妃沒能領會她的意思,沒有替趙廷暄在圣上面前美言?
聶氏回憶她給喬貴妃寫的每一封信,越回憶越后悔,為了兒子,她寫得露骨一點又如何?
也怪那喬珍珠,不通文墨,太過粗鄙,竟然看不出字里行間中的深意。
聶氏一病不起,這一次是真的病了,不是裝的。
然而就在此時,喬貴妃的信又到了。
在這封信里,喬貴妃看似無意,講起了北燕王叔為侄兒為質的往事。
看著看著,聶氏的眼睛亮了。
在此之前,她并不知道這段發生在一百年前的往事。
卻原來,那位八歲的小王爺繼位不久,便染上天花,一命嗚呼!
他沒有嫡親兄弟,又未成親,于是這王位便落到了叔叔頭上。
那位做了整整十五年質子的叔叔,在他三十一歲時,繼承了侄兒的王位,成為北燕之主。
現在的北燕王一脈,都是他的子孫。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