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帝后和孟太妃全都賞了,在場的其他宗室們便也紛紛給賞,喬貴妃、三位長公主、祿親王,連同三皇子四皇子,以及幾位有身份的嬪妃,就連那幾位小皇子,也賞了花燈和玩具。
這一番賞賜意味著小寶的身份得到了認可,雖然還沒有圣旨,宗人府也還沒有錄名,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福王府的這位嫡次子,不僅認祖歸宗,而且和他的哥哥一樣,入了皇帝的眼。
福王和福王世子則是如坐針氈,外面正在上演新的雜耍,最下面的人的雙肩上各站著一人,而這兩人的雙肩上同樣各站一人,令人驚奇的是,站在最下面的那人瘦瘦小小,看似手無縛雞之力。
皇后驚嘆:“啊,這人能以一己之力扛起六人,莫非是大力士?”
四皇子正在暗恨今晚被兩個小孩子搶盡風頭,現在聽到皇后這樣說,忙道:“母后過譽了,他不是什么大力士,這用的只是巧勁而已。”
皇后恍然大悟,卻仍是驚嘆,又笑著對永嘉帝說道:“也不知道老四從哪里找來的這些奇人異士,當真是有些意思。”
雜耍一直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民間把戲,皇后娘娘出身富貴,做姑娘時便沒有看過雜耍,而宮里的歌舞雖然精妙,可卻從未演過雜耍,不僅是皇后和一眾嬪妃,就連永嘉帝,也同樣如此。
因此,這些在民間常見的雜耍,此時卻令這些宮里的貴人們大開眼界。
聽到皇后夸獎四皇子,喬貴妃為首的妃嬪們不管是不是真心實意,也全都對四皇子盛贊有加。
尤嬪更是一臉得意,這個殘廢總算給她長臉了,不枉她十月懷胎生下他。
往年這個時候,帝后登上望仙樓,聽眾人說上一番吉利話,再賞賜幾個順眼的小輩便該打道回宮了。
這所謂的與民同樂,也就是個形式。
可是今天與往年不同,無論皇帝和皇后,都被外面的雜耍吸引了,來了興趣,竟是又坐了半個時辰。
四皇子心中竊喜,父皇開心了,肯定會獎賞,他在意的不是父皇賞了什么,而是父皇和母后對他的好感又增加了。
尤其是母后,看雜耍看得入迷,意猶未盡。
這時,內侍悄悄走到他身邊,湊在他耳邊說道:“奴才剛聽說,尤家的大少爺和三小姐在玉帶橋上遇到了燕家的十一少爺,嗆了幾句,鬧了個沒臉。”
四皇子心中一陣煩燥,如果他沒記錯,燕十一比趙廷珞的年紀還要小,那尤大郎和尤三娘子腦袋被驢踢了嗎?招惹一個小孩子做什么?招惹就招惹吧,還讓小孩子鬧得沒臉。
這丟的不是尤家的臉,是他的!
如果不是仗著是他的外家,尤大郎兄妹敢招惹燕家的孩子嗎?
尤家和燕家就不是一個圈子里的,沒有他這個皇子,尤家再過三代,也擠不進燕家的圈子!
四皇子的目光落到尤嬪臉上,見尤嬪正眉飛色舞一臉得意地和旁邊的嬪妃說著什么,不用去聽,四皇子也能知道,尤嬪一定在顯擺他這個兒子。
他為何會有這么一個只會顯擺卻連最基本的關心也沒有的生母,還有一個小人得志不知所謂的外家。
為什么?
他不要求他們能成為他的助力,只要他們不給他拖后腿就行。
四皇子想起剛剛的七皇子,他還比不上小老七這個沒娘的孩子,小老七沒有親娘,可卻有淑妃這個養母。
以前他在府里養傷的時候,尤嬪和尤家對他不聞不問,現在他得到父皇器重,他們便打著他的旗號在外面惹事生非。
四皇子深深地呼出一口濁氣,壓低聲音對內侍說道:“去挑幾盞花燈,再回府拿幾個把件,給燕家那幾個送過去,現在就送,不要拖到明天。”
明天,誰知道燕家那一群會不會跑去尤家上房揭瓦。
拆了尤家,打的還是他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