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應聲,閃身退了出去,到了外面,見燕家那幾個正在大廳靠窗的位置上大吃大喝,談天說地,內侍稍稍放下心來,還好,燕俠不在,另外幾個大些的也不在,只這幾個小的,好哄。
內侍立刻讓守在外面的人回府備禮,他自己則拿了幾盞從宮里帶出來的花燈送了過去。
這桌上的幾個人剛剛得知趙廷珞的壯舉,都在遺憾自己人小力微,連上樓的資格都沒有,沒能親眼看到這出好戲,正在這時,四皇子府的內侍送來一堆花燈,眾人全都詫異,不知道四皇子抽得哪門子羊角風。
“我知道!”燕十一一拍腦門,“八成是因為尤大郎的事。”
他講了和趙時晴在玉帶橋上遇到尤家兄妹的事,幾人一起撇嘴,見那內侍走遠了,把腦袋湊到一起:“這四皇子是不是上次受傷把膽子也給摔沒了,怎么變得這么謹小慎微?記得他以前不這樣啊,他還和我大哥搶過馬呢?”
趙時晴卻知道是怎么回事。
成長了唄,他若還像以前那樣,八成還在皇子府里練走路呢。
但是趙時晴不能說,在坐的都是半大孩子,她不想帶壞小孩。
一群小孩湊在一起蛐蛐四皇子,趙時晴只好東張西望,可是她一抬頭,便是一怔。
內侍走路不都是含胸縮肩的嗎?
這個人雖然低著頭,可肩膀以下卻是板板正正。
趙時晴也算是在王府里長大的,從小到大,見的最多的就是內侍,她可沒有見過哪個內侍是這樣的。
這個人,有問題。
皇帝在上面,大廳里每隔幾步便侍立著一名內侍,隨時等候上面的吩咐,這名板正內侍便站在靠近樓梯的位置。
趙時晴站起身,往那名內侍走過去,身后傳來燕十一的聲音:“阿寶姐,你去哪兒?”
趙時晴轉過身,噓了一聲,燕十一雖然不明所以,但卻立刻噤聲。
趙時晴走到那名內侍面前,問道:“小公公,請問我們能在這里待到天亮嗎?”
內侍微微抬起頭來,道:“能,當然能。”
趙時晴謝過,又回到座位上,她低聲問燕十一:“這里什么時候就要趕人了?”
燕十一不知她為何有此一問,說道:“去年我聽說,朱玉在這里喝酒喝到天亮,應該是天亮前都不會趕人。”
話音剛落,燕九便道:“就是因為去年朱玉在這里胡鬧,圣上龍顏大怒,去年就說了,今年的燈會最晚到四更,四更之后,無論是望仙樓,還是外面的燈會,都要撤,到時五城司的人會來清場。”
原來如此。
皇帝的話是金口玉言,無論是去年說的還是昨天說的,全都有效。
燕九都知道的事,沒理由宮里的內侍卻不知道。
且,剛剛她離得近,看得仔細,這名內侍有幾分面熟。
當時沒有想起是誰,現在靜下心來,便想起來了。
之所以沒能一眼認出,是因為前兩次見到時,這人的臉上濃墨重彩,遮住了本來樣貌。
好在趙時晴是跟著秀秀學過易容的,雖然只是半碗水,但是也學了一些皮毛,至少能看出這兩張臉的相似之處。
這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