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四處打聽觀月公子下榻何處,他們帶來了名貴的古董、華麗的珍寶以及各式各樣舶來的精巧玩意兒,觀月公子一定會舍得一擲千金。
至于觀月公子的真實身份,見多識廣的商人們也有自己的答案。
觀音大士座下金童?
無知百姓們說說就罷了,他們是不信的。
這位觀月公子,要么是京中的皇親國戚,要么就是勛貴子弟。
甚至還有人暗中猜測,觀月公子的真實身份,應是某地的王世子或者世孫。
最差最差也是如梁地趙廷暄那樣的王府公子。
無論傳聞如何,商人們更愿意相信觀月公子就是王孫公子,也只有王孫公子才配得上他們帶來的金銀珠寶。
有錢能使鬼推磨。
商人們很快便找到了觀月公子的下榻之地,可惜卻撲了空,觀月公子和他那一黑一白兩個跟班全都不在。
此時的沈觀月、泥鰍和沈望星三人,正在山上尋找水源。
山中涼爽,三人卻汗流浹背。
童州一片汪洋,這里卻是三個村子共用一處水源。
原本只有兩個村子時,年年為了搶水發生械斗,其他地方頂多罵架,高平民風慓悍,直接往死里干。
而現在由于災民開荒。原有的兩個村子各自增加了幾十人,而附近那片一望無盡的荒地也建起了新的村子。
兩個村子變成三個村子,水源更加珍貴。
沈觀月三人已經在山里轉悠兩天了,山上植被茂盛,一定有隱藏的水源。
“小月月,你快來看,這里很潮濕,下面會不會有水?”泥鰍指著一處地方大喊。
沈觀月和沈望星跑過去,果然,那里滋生著很多喜陰的植物,且,有水珠從石間滴下!
沈觀月大喜,搶過沈望星手里的鋤頭,朝著滴水的地方砸了下去。
一下,又一下,十幾下后,一股清涼的泉水噴散而出,噴了他一頭一臉,沈觀月哈哈大笑!
找到水源,可是如何引水下山?
沈觀月想了想,道:“咱們才量一下,從這里到下面的荒地有多遠。”
三人以腳步丈量,從這里到下面的荒地約有四千余步。
四千步,如果是一個人來挖那肯定難如登天,可如果很多人呢?
以一步為二尺計算,四千步便是八千尺,八百丈!
如果每人一天挖兩丈,那么四百人一天就能挖出八百丈的水渠,山地堅硬,又有巖石,算上這些難度,那么最多三天便能將水源從山上引下來。
三人為了這個發現而興奮,他們立刻下山,說服一臉懵的災民上山挖渠。
可是事實并不如計劃那么美好,從山上引水難度很大,遇到大石就只能改道。
有人打起退堂鼓,還有人說起風涼話,幾個老莊稼把式索性把鋤頭扔在地上不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