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真孫子為了幫災民開荒,吃著粗糙的食物,住在簡陋的房子里,而那個假貨,卻錦衣玉食,躲在大宅子里干著見不得光的壞事。
沈觀月看了看趙行舟,拉著趙時晴到外面說話:“姐,你們怎么來了,還有那位,他老人家為何會出現在此處?我哥呢,他好不好?”
趙時晴和他講了別后情景,著重說了太上皇已經知道鷹鉤鼻的事,其實沈觀月看到趙行舟和趙時晴同時出現,便已經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否則也不會毫無壓力叫出那一聲祖父。
得知四皇子犯了大錯,被關押了起來,沈觀月微微瞇起眼睛,問道:“姐,那位靠得住嗎?”
他說“那位”時,朝著屋里的方向微微揚了揚下巴,這個“那位”是誰,趙時晴就明白了。
她微笑:“自是靠不住的,他也只是推波助流,還是要靠咱們自己。”
這天晚上,趙時晴和趙行舟,和沈觀月三人一起吃飯,吃的是二合面的餅子、涼拌野菜、蔥炒木耳,紅燒兔丁,還有菌子湯,兔子是泥鰍在山上捉的,請村里的嬸子做出來的,佐料不全,但是大家吃的都很滿足。
趙行舟嘆息:“原來這山野小菜也能這么美味。”
趙時晴白他一眼:“您若是天天吃,就覺不出美味了,再說也不是每天都能捉到野兔。”
趙行舟看向泥鰍:“今天這野兔是你捉到的?你能徒手捉到野兔?沒用弓箭?”
泥鰍有點不好意思,他是小偷啊,不但身法輕靈,而且跑得也快。
“就是徒手捉的,那兔子不如我跑得快。”
趙行舟很滿意,又看向沈望星:“你呢,你有何技能?”
沈望星.他有啥技能啊,能吃算嗎?
沈觀月說道:“望星會編故事,還會寫話本子。”
趙行舟了然,他終于知道那什么觀音菩薩座下金童的傳說是哪里來的了。
“你叫觀月,他叫望星?”
沈觀月點頭:“是,我們是觀月望星。”
趙行舟又去摸胡子,摸了個空,他有些沮喪,下次再也不隨便剃胡子了。
“你的字就叫觀月吧。”
沈觀月一怔,連忙謝過:“孫兒謝祖父賜字。”
趙時晴的嘴角抽了抽,他這是什么賜字啊,明明是人家用了兩年的名字,他老人家金口一開,這名字就變成是他賜的了。
臉皮真厚啊。
趙行舟和趙時晴在村子里住了三日,這三日,他們跟著沈觀月上山,下田,幫著里正和災民解決問題,還為了一些事去了衙門,和衙門里的小吏吵了一架。
期間趙行舟幫著村里的大嬸找雞,結果踩碎了另一位大嬸的雞蛋,趙行舟被追著罵,他跑回來找趙時晴要了一塊碎銀子,拿去賠給那位大嬸,大嬸做了幾張雞蛋餅,說什么也要讓他拿回來吃。
趙行舟捧著雞蛋餅回來,一邊吃一邊感慨,朕的百姓真是太淳樸太善良了。
三日后,趙時晴和趙行舟一行離開高平,回到童州。
他們走后,沈觀月便察覺到有人在跟著他,但是看不到人,沈觀月便心里有數,這是太上皇派來保護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