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旺村座落在山腳下,正如里正說的那樣,多年來靠山吃山,村民的日子也還說得過去,因此,自從童州受災,大旺村接收的災民也是最多的,加上今天這一批,已經是第五批了。
到了村口,幾個小孩遠遠看到駛過來的牛車,便興高采烈進村報信,片刻之后,便走出來一群人,他們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
大家圍著災民熱情地問這問那,還有人遞水遞饅頭,里正走過來,對大家說道:“累了一路了,先去休息休息,一個時辰后到打谷場上集合。”
因為這是第五批災民了,村里準備充足,就連住的地方也給安排好了。
不過這只是給他們暫住的,都是茅草棚子,里正對大家說道:“你們先在這里住下,看到沒,那邊的空地都是給你們的,你們想蓋房子就自己蓋,山上有的是木材,那都是不用花錢的,若是你們想蓋土坯房,就要自己想辦法了,當然,若是銀子充足,也能蓋磚瓦房,不過要買磚瓦就要去城里,這個花費就大了。”
里正話音剛落,趙行舟就問道:“觀月公子住在何處?”
里正笑著說道:“觀月公子這會兒應該在山上,你們若是想見他,要等到太陽下山了,這幾日他們都在山上。”
趙行舟還想說什么,趙時晴拉拉他的衣袖,小聲說道:“您別給小月月添亂。”
里正猜得沒錯,太陽下山后,趙行舟便見到了沈觀月。
幾個少年沐著落山余輝,有說有笑地從茅草屋前走過,有認識他們的遠遠打招呼:“觀月公子,又上山了,辛苦了。”
“觀月公子,來我家吃飯吧,我娘煮了鹽豆。”
沈觀月笑著一一回應,有個孩子跑過來,他掏出一個紅彤彤的果子遞過去:“可甜了,拿去吃吧。”
一抬頭,沈觀月看到了趙時晴,笑容瞬間擴大:“姐,你來了!”
泥鰍和沈望星也朝這邊看過來:“二小姐!”
三個人飛奔著跑了過來,到了近前,才看到聞聲湊過來看趙行舟。
“咦,你不是那個老道士嗎?”泥鰍還記得他,害得趙行舟掉進茅坑就有他的參與。
沈望星不認識趙行舟,但是沈觀月一眼就認出來了。
過年的時候,大哥安排他見到了太上皇,雖然沒有言語,但是他知道太上皇認出了他。
“祖,祖父。”聲音很低,但是趙行舟卻聽得清清楚楚。
趙行舟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直勾勾看著面前的少年。
大半年沒見,這個孩子出落得越發好了,個子長高了,身板也更結實了,那精雕玉琢般的五官略微長開了一些,多了幾分舒朗,卻越發明亮耀眼。
這才是朕的孫子,朕的孫子就應該是這樣的。
“乖。”趙行舟的嘴唇顫抖了幾下,才擠出一個字來。
沈觀月三人住的地方,比起其他災民也好不到哪里去,據說村里的小地主騰出自家正房,請沈觀月去住,被沈觀月婉拒了。
趙時晴和趙行舟跟著他們過去,這里既是堂屋,也是臥房,大炕上放著炕桌,既是待客的地方,也用來睡覺。
趙時晴看到炕上鋪著的草席,笑著說道:“這席子織的好漂亮,還有花紋呢。”
沈觀月來了精神,笑著說道:“大旺村家家都會織席,這是村里賺錢的營生。”
趙行舟卻一言不發,屋頂蓋的是茅草,炕上鋪的是草席,炕桌沒有刷漆,還有桌上的粗瓷大碗,這一切都讓他想起了童州那座華麗的大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