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皇帝都沒他日子過得滋潤,一天喝三頓,頓頓喝一斤,就這樣了,命還不好?
命不好的,喝的起三頓酒?
對了,看看趙老三喝酒完事回家沒,別一天天的喝酒,正事不干。
于是趙大鵝對郭氏說道:“大奶奶,我回去了呀。改天我再過來吧。”
“不看看槍了?”趙廷明問道。
趙大鵝:額……其實原本想看看的,但是吧,這幾個人太能說了。趙大鵝就懶得看了……
司馬大炮一聽有人想看看槍,也說道:“丫蛋,來。我讓老三把他那把漢陽造給你看看。那把槍,是真好。我這把洋炮,和它比起來,就土了。”
司馬三炮也就聽話的把槍給拿了出來,遞給趙大鵝看:“沒事,沒上子彈。”
趙大鵝嘿嘿一笑:“那就不怕擦槍走火了。”
趙大鵝還是頭一次摸著槍,木頭把,鐵管。真槍……
還感覺真不錯。
趙大鵝就是沒辦法照相,要不高低拿著這把漢陽造照張相,要不以后可能就沒啥機會了。
看過了之后,趙大鵝就把漢陽造還給了司馬三炮。
“謝謝哈。”
“這丫頭真招人稀罕。”
幾個人又說了幾句,趙大鵝便離開了。
順著路回家,到了老宅,趙大鵝看見趙鐵生拿著洋鎬劈木頭呢。
木頭就是頭兩天放樹,剩下的粗的樹叉子。
由于那兩棵樹比較大,所以這樹叉子都有小樹那么粗了。
本來就是說了這樹枝樹叉子留下來,所以大樹放了之后,粗的就裝車去破了木頭板子,送到家趙鐵柱家里,剩下的這些就留下來了。
“著急劈木頭干啥?挺濕的,啥時候木頭干了再劈吧。”趙大鵝說道。
“不劈沒啥燒火了……”趙鐵生說道。
趙大鵝哦了一聲。
好吧,是自己想的不太周到了不是。家里確實沒啥燒火的了。
本來燒火的就不多,家里這幾個“大仙”,都不干活,估摸過幾天就得睡涼炕了。
趙大鵝有時候都不得不佩服趙廷緒他們幾個,那是真呆的住。木頭樹枝樹叉子那么多,咋就不整點?
“吃飯沒?”趙大鵝問道。
“沒有。”
“你不是去鐵柱子家了?沒混到飯?”趙大鵝疑惑不解。
按理說,無論鐵柱子的兒子趙永濤開不開心,中午飯無論誰去,都得管飯的。頭幾年的時候,要是老趙家的老人沒了有時候還守靈七天呢,后來守靈七天太費錢了,大家伙都去幫著,就要都管飯。
后來就慢慢演變成了守靈三天。
但是,只要姓趙的去了,就得管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