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現在這個年代,還不太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帶一個水壺,畢竟一整天沒喝水,然后在太陽底下忙活一整天,會嚴重缺水,口渴的滋味可是很難受的。
就連出去玩也是這樣,如果不帶著水壺,一整天不喝水,也是會極其難受的,而且外面又沒啥賣水的,大家要是有人忘記帶水壺,通常都是忍著回家喝。
帶著水壺,一直提著,是一件麻煩事,但是如果換成瓶裝水,用廉價的塑料制作的水瓶,輕盈又方便,基本上拿在手里都是水的重量,而且喝完水了就可以把瓶子給扔了或者回收重新利用。
趙大鵝敢肯定在別的地方肯定有瓶裝水出現,只是還沒普及到她這一小片地方,在未來瓶裝水能夠成為趨勢,大部分人都不會再帶個笨重的水壺出門,而是會選擇在外面買一個輕便簡單的瓶裝水。
另一個就是定價,把瓶裝水的定價成老百姓都能買的起的,就是花錢也不心疼的那種,大家伙才更能接受瓶裝水。
想到這,趙大鵝就有思路解釋了。
“大爺爺,我知道你說的意思,但是你不能只看眼前啊對不對,在農村里大家都會帶著水壺出門,去田地里干活時,水壺都是放在邊上,不用一直拿著,所以大家伙覺得買水是沒必要的。但是在城里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大家伙出去玩要是一直帶著水壺,那就要一直提在手上,你看看我們平常提著水壺,提在手上是不是很麻煩,一整天都提著,是不方便而且很累的。也會有人選擇不帶水壺出去,但是出去玩一整天,口渴了就沒什么地方可以買水,口渴的滋味是很難受的,那人們只能忍受著口渴的滋味回家再喝水。”
“而如果我們賣水的話,專門往城里去賣,那肯定很多人來買水,大爺爺,你想想這水多廉價,甚至是免費的,只要把水給燒開了,弄干凈了,就可以拿出去賣錢,怎么想都是賺錢的事,還不用什么成本。”
當然,趙大鵝說的只是小本生意,但是要做大的話還是開一個工廠好,這樣賺的錢也是多的。
趙廷明被趙大鵝說的有些心動,畢竟趙大鵝說的是有一定道理,他這大半輩子都是待在農村里,眼界也是局限在農村里,根本就想不到那么多,在農村里,大家伙確實不用經常提著水壺什么的,干農活都是放在邊上,到時候口渴了就拿起來喝上幾口就行了。
但是在城里情況就不一樣,城里人不種地,可能也就是工地里的工人會帶一個大水壺上工地里干活,而其他人就不怎么會帶著水壺出門,畢竟帶水壺也是很麻煩的。
而趙大鵝又接著說道,“到時候賣水肯定會賣一個合理價,畢竟這水嘛,成本低,需要花錢的可能也就是包裝還有推銷的那部分費用。我都想好了,到時候賣水了,我就去塑料工廠問一問能不能幫我制作水瓶子,塑料這玩意,也是成本低產量大,而且用來裝水也是足夠的,也夠輕盈。”
“用塑料瓶子裝的水,其他地方也是有出現過的,但是沒普及到我們這邊罷了,但是這一旦推廣,便宜的瓶裝水,喝完水了,這瓶子也是可以直接扔掉或者回收,對于城里人來說是極其方便的,到時肯定很多人都會買,那這錢不就輕而易舉就可以賺到了。”
趙大鵝給趙廷明講了瓶裝水的前景,畢竟這附近還沒什么人嘗試賣瓶裝水,如果趙大鵝嘗試做了,雖然有一定風險,但是收益也是極高的。
趙廷明聽得那是一個眼前一亮,他覺得趙大鵝說的沒毛病,甚至聽的他都想創業去開一個水廠賣水去。
但是他也是知道自己的,他可沒什么頭腦做生意,而趙大鵝有這個頭腦,也有這個魄力,想做就去做了,這也是令趙廷明極其佩服的,怪不得趙大鵝能賺到錢,而且她現在才七歲,要是再大一些,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到時候前途無量,說不定還會成為村里首富呢。
但是趙廷明也不得不感慨一下,“在這小輩里,就屬你這個趙大鵝最特別,才七歲的年紀,你就敢搞七搞八,前期日子搞賣水,后面鬧雞瘟時你又說服了陳叔義,叫他那上大學的女兒到你那邊打工,后面又找我買下了你趙家后面的那一片地方打算用來蓋新房,如果只是聽聞你的事跡,都不會有人想到你只是個七歲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