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了這事兒,鈕三兒又抽出一份案情簡報遞到林澤的案頭。
“林爺,城里發生了一件大案,目前發現了三具尸體,都在一處民宅里,鄭總隊長已經親自到現場看了,指揮破案,津門已經許久沒有發生這樣的多人命案,所以他們報了上來,必要的時候,想請求協管局和憲兵司令部的幫助。”
林澤皺著眉頭,把簡報拿起來。
自從林澤在津門大搞治安強化運動,大小混混一掃而空,接著又通過大投資和大基建帶來了很多就業崗位,津門這地方不能說是安居樂業吧,也得說是地面安靖。
在這時候抓治安實在太好抓了,要是擱后世,還得考慮這樣那樣的因素,這樣那樣的場所,放到這時候,直接把無業混混全逮起來,剩下的都是本分老百姓,然后推行聯防制,下沉到最基層,全城百姓都能化身朝陽群眾,津門的治安直接上升好幾個檔次。
要擱幾年前,死三五個人不算什么,放到這時候,一下在民宅里發現三具尸體,那就是妥妥的大案。
警察總隊也很激動,這是壓力,也是功勞啊!
多久沒碰見那么大的案子啦!
平時抓個扒手都得搶著上,這回還不得強迫頭。
............
丁啟宏老爺子在津門不算什么大富翁,但相較普通老百姓,他就算一位了不得的財主了。
丁家這一支是從西省遷過來的,丁老爺子剛來津門討生活的時候,身上沒有一兩銀子,靠著給淮軍軍官當小利巴,也就是碎催,才攢了一點錢,隨后借著當碎催時認識的人脈,做起了毛皮生意。
也有人說,當初那個淮軍軍官有點別的癖好,丁老爺子年輕的時候眉清目秀,屬于那軍官的貼心小廝,因此得了不少賞賜,但是年代久遠,這話有多少有點腌臜,為尊者諱,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再提了。
當時口外的皮子還沒有時興,平津一帶的達官貴人穿皮大衣皮褲子,大多都是用關外的皮子,而關外的皮子進關不走陸路,走水路。
從旅大裝船,運到津門,由各家皮貨棧收購,再轉賣到各地。
丁老爺子就是做這里面的掮客生意。
這生意做了有十幾年,丁啟宏攢下了一定家業。
而后他又審時度勢,投入大量本錢,開了一家銀店。
在丁啟宏老家,時興做銀子生意,不管是開錢莊,開金銀鋪,還是挑著擔子拿著小秤給人換金換銀,打金打銀。
周圍的人都笑話他,開個銀店有什么出息,這都什么年頭了,往來匯款都有大錢莊大銀行,就算是能給人兌銀子打首飾,又能掙幾個錢,能趕上皮貨生意?
可沒成想,不多久以后,一個姓徐的領兵北上草原,短暫的收回了廣袤的外草原,重新打通了商路,而后草原的皮子大量集中的張北,再涌入口內。
一時間,毛皮價格大跌,津門的毛皮交易中心地位不保。
可與此同時,各路軍閥你打我我打你,今天我上臺,明天你下野。
下野的將軍不約而同的往一個地方跑——津門。
將軍們帶來了大量金銀財寶還有姨太太,姨太太平時沒事兒,就愛逛金店銀店。
丁啟宏還沒忘老手藝,給人打鐲子,打首飾,打頭面,給姨太太存金子,存銀子,或者把金銀首飾、器皿換成錢,匯到某個賬戶里。
這讓丁啟宏發了大財!
發財歸發財,老丁子嗣卻不興旺,后來娶了三房姨太太,終于生出一個兒子,老來得子,大喜過望,取名丁承澤,想讓兒子承祖宗陰澤,一輩子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