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輪又一輪天災人禍,土地就會越來越集中到地主的手中,地主的資產越來越雄厚,而被剝奪的農民也會越來越多。”
“而這,就是土地兼并的一個大概過程。”
朱元璋點頭。
朱辰剛剛說的一切,幾乎都是他親身經歷。
只不過他不知道,原來這個被地主巧取豪奪土地,進而被地主剝削的過程,叫做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對于一個家庭而言,是被地主強取豪奪了土地,可是對于整個王朝而言,又會帶來什么影響呢?
朱辰繼續道:“朱五四一家成為地主家的佃農,相比于以前,他們要干更多的農活,但收入卻更低了,因為他們要將大部分的收成交給地主作為租金,不過即使這樣,朱五四一家仍舊如同野草一樣,頑強的活著。”
“但是,厄運專找苦命人,麻繩專找細處斷,因為窮人抗風險的能力太弱了,所以只要一點點意外,就足以讓他們家破人亡。”
“又一場天災降臨,朱五四一家又沒有糧食了,他們只能再找地主家借糧,但是這個時候,地主家卻不肯再借糧給朱五四了,為什么?”
“因為地主知道,朱五四家已經沒有了土地,家徒四壁,沒有了任何他們可以剝削的東西,他們又怎么肯再借糧?”
聽到這里,朱元璋的眼眶已經紅了。
他清楚的記得,那一年,父親出門借糧,回家的時候,那個落魄愁苦的身影,年少的他當時候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但是很快,一切來得那么突然,如山崩地裂般猛烈,讓年少的他遭受了沉重的當頭一擊。
“沒有借到糧食的朱五四一家,陷入了絕境。”
“最開始,是朱家的頂梁柱,為了老朱家一家子大大小小傾盡一切的朱五四,活生生餓死了,緊接著,是朱元璋的大哥,然后是大哥的兒子,再然后是朱元璋的母親。”
“親人一個接著一個餓死,年少的朱元璋只能眼睜睜看著卻又無能為力,朱元璋當時有多痛苦,常人恐怕難以想象。”
朱辰并沒有想太多,他只是想借朱元璋的例子給老黃講明白土地兼并的過程以及危害。
所以,朱辰只是客觀的陳述,并沒有太多的感情波動。
然而……
聽朱辰講述這一切的老黃,卻是情緒異常激動,眼眶通紅,呼吸不自覺的加重,眼中充滿了痛苦與追思。
朱辰有些看傻了。
這個老黃的代入感有些夸張了。
如果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就是朱元璋呢。
不過怎么可能。
自己書店的忠實讀者,怎么可能是朱元璋?
朱辰撇去心中不切實際的想法,繼續道:“朱五四一生勤勤懇懇,老實巴交,從未想過要算計誰害過誰,只想過好他的小日子,但就是為了一個小小的家庭傾盡一切的他,最終卻是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甚至,一直到死,朱五四恐怕也沒有想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種了一輩子地的他,死了以后竟然連一塊小小的安葬之地都沒有,怎一個慘字了得。”
“沒有餓死的朱重八和其他兄弟姐妹,只能選擇迫不得已的另外一條路,成為了流民,成乞丐的成乞丐,當和尚的當和尚,艱難求生。”
“朱五四一家的遭遇夠慘了吧?”
面對朱辰的問題,朱元璋重重的點頭。
事情已經過去了那么多年,但再一次提起的時候,朱元璋的胸口還像是壓了一塊鉛石一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在朱辰面前,他也想掩飾自己的情感,但他做不到。
這么多年了,他還是不能夠放下分毫,可見那些事情對他的創傷有多大。
朱辰繼續道:“但是,這樣悲慘的家庭,在全國各地卻到處都在發生著,無數的家庭在遭遇著和朱五四家一樣的慘劇。”
“你說說,那些僥幸活下來的人,會怎么做?”
朱元璋咬牙回道:“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