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的開采古已有之,而煤炭的開采也在朱辰的幫助下形成了規模,安太堡那邊的煤礦運行得非常良好,已經開始逐漸形成一個產業。
而那邊生產出來的蜂窩煤也已經成為大明不可或缺的燃料和取暖工具。
朱辰繼續道:“最后,是改進冶金技術,提高鐵的純度和強度,為制造機械打下基礎,而大明連平爐煉鋼都做出來了,已經實現了鋼鐵的批量生產,對嗎?”
朱元璋繼續點頭。
煉鋼其實也是古已有之,但傳統的炒鋼法效率低,價格昂貴,難以批量生產和大范圍推廣,朱元璋一開始也沒有想到,有了方法之后,批量煉鋼還會這么難,他讓朱棡也葉伯巨去做,兩人只是做出來了一把改良后的火銃,但對批量煉鋼一點頭緒都沒有,后來,朱元璋把左右手朱標和徐達都派去了,人力,物力,能提供的全提供了,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但仍舊是困難重重,甚至連朱標都自我懷疑起來了,最后朱標還是來了一趟書店,通過豆包解決了諸多問題,這才重燃斗志,連年都不回來過,才燒出了大明朝的第一爐鋼水。
然而與這些相比,讓朱元璋更感到震驚的是,經朱辰這么一說,朱元璋這才恍覺,朱辰所做的這一切……
“先生所做的這一切,全都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計劃,有籌謀的,所以這一切全在先生的運籌帷幄之中?”
朱辰笑笑,不置可否,繼續道:“有了這些作為基礎,大明已經可以往第二階段發展了。”
朱元璋收起心中的震驚,認真聽講,而馬皇后聽得比他還要認真。
朱辰道:“走向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也便是技術突破階段,核心關鍵點在于蒸汽機的制造,蒸汽機應用于紡織,礦坑排水,金屬冶煉乃至交通工具等各類制造業上。”
“而依靠蒸汽機,紡織業是最先得到發展的,在原先已經算是繁榮的基礎上再往前大跨一步,機械取代人工,急速發展,引發商業上的繁榮。”
“與商業繁榮相匹配的交通也跟著發展起來,修建道路和橋梁,制造蒸汽船蒸汽火車等運輸工具,提升運輸效率。”
“為了提高效率,獲取更多的效益,人們不不斷的研發,通過研發,不斷有新事物出現,取代舊事物,推動工業革命急速發展。”
“第二階段就不再像是第一階段那般溫和,潤物細無聲般悄然改變,而是劇烈的變革,而且與第一階段相比,第二階段更是需要大量的資本作為基礎。”
朱元璋和馬皇后認真傾聽,陷入思考,盡可能去理解朱辰的話。
“就拿火車來說,大明現在是可以做,但是研發的成本,制造的成本,還有鋪設鐵軌的成本等等很可能輕易的擊穿大明那薄弱的經濟,讓大明吃不消。”
“所以,伴隨著工業革命第二階段劇烈發展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便是原始資本的積累。”
“而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重要手段,便是殖民。”
朱元璋聽到這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閉環了。
整個知識又閉環了。
他剛剛還有些迷茫,但是現在宛若撥云見日,所有知識似乎一下子融會貫通了。
朱辰道:“只有通過吸取全世界的資源和財富,大明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場徹底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大明現在不是已經可以批量生產鋼鐵了嗎?下一步就可以制造堅船利炮出海殖民,但是想要制造堅船利炮還有各類武器同樣需要大量的資本,而這些資本大明短時間內恐怕拿不出來,還需要一短時間的積累。”
“如果想要加快進度,我覺得,在出海殖民之前,大明其實可以先賣武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