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朱辰的對比和舉例,他們大概都能夠理解朱辰先前那句看似有問題的話的意思,果然不像表面看起來的簡單。
而馬皇后并沒有因為質疑被否而不開心,反而是興致勃勃,她感覺到非常的有趣,原來還能這樣去看待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
朱辰繼續道:“通過互通有無,以貨易貨和交換的普遍天性,人們就形成一個共同的財富,或者說是市場,每個人可以從中交換到自己需要但又不便于生產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也便成了商品。”
“就像大明的茶馬互市,我們中原盛產茶葉,缺少戰馬但又需要戰馬,而藏區則盛產馬匹,缺少茶葉但又需要茶葉,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交換,從而有了茶馬互市這么一個市場。”
“說回松江特區,松江特區因為工人階級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進一步分工,工人們不再像以前男耕女織那樣大部分生活資料都自給自足,而是通過出賣勞動力換取工資,然后再用工資去換取其他生活資料進行生活。”
“而與工人階級對應的資產階級也出現了,他們占有社會生產資料并通過占有無產階級的剩余價值而獲得利益,但他們同樣不能夠自給自足,他們同樣需要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這就促使其他行業也跟著發展起來,比如種植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等,其他行業也漸漸開始出現專門從事該行業的資本家和工人,而這些資本家和工人又需要其他行業的產品來滿足他們的生活,從而又促使整個社會的分工再一次的深入與明晰。”
“隨著分工的深入與明晰,市面上的商品開始豐富起來,人們交換商品也會越來越頻繁和多樣,吃穿住行都成為商品,乃至吃喝玩樂等,而且為了追求利益,市場會互相競爭,推陳出新,從而促使各個行業的進步。”
朱元璋馬皇后朱標劉基四人都是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劉基一直待在松江特區,而朱元璋他們三人連續兩年都去了松江特區巡視,他們的所見所聞,確如朱辰所說。
紡織業高速發展,而周邊的行業也都紛紛跟著發展起來。
原來本質是分工導致的結果。
現在聽朱辰這么一說,他們基本上都能從根本上理解為什么松江特區紡織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的原因。
朱辰道:“說到這里,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在人們天性使然的交換傾向,還是在整個社會走向分工的過程中,有一樣東西貫穿始終?”
聞言,幾人都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這一次,朱元璋終于搶在了馬皇后的面前,沖口而出,回道:“銀子。”
“不錯,是銀子。”
朱辰點頭道:“銀子,其實本質是一種交易的媒介,我們可以稱之為金屬貨幣。最開始的交換是物換物,包括到大明還存在的茶馬互市,也是用茶葉換馬匹的一種較為古老的交換方式,可是為什么到了后來,幾乎全世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金銀銅這類的金屬貨幣來作為交易媒介呢?”
朱元璋四人若有所思,好像還真是這樣。
反正在他們的認知當中,他們所接觸的國家中,金銀都是通用的,非常的默契,但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