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要追溯起來,我們這一脈應該是吳王允熥的后裔。”
這話讓書店里的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吳王這個稱號可不簡單。
大明一共有三任有名的吳王,第一任吳王便是朱元璋自己,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從此正式開始了稱王之路,而在同一年,張士誠也自稱吳王,然而這片大地只能有一個吳王,這個吳王便是朱元璋。
在建立大明之后,朱元璋又將吳王的稱號封給了他和馬皇后寵愛的小兒子朱橚,
后來,朱元璋再把吳王的稱號封給了朱允熥,朱允熥,朱元璋之孫,常遇春之外孫,太子朱標第三子。
可以說,朱允熥的家世絕對是最頂級的,可下場卻是十分的凄慘。
朱允熥出生當月,其母常氏便薨逝,后來十二三歲的時候,其父朱標薨逝,本是最根正苗紅的他,卻是沒有被立為皇太孫,最后是其異母兄朱允炆繼位,后來又逢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入主京師后,降封廣澤王,同年,又與懷恩王朱允熞一起被朱棣以不能匡輔其兄的罪名廢為庶人,禁錮在安徽鳳陽。
后來在谷王朱橞兵變失敗后,朱允熥也稀里糊涂的死在了鳳陽,享年三十九歲。
至于朱允熥的后人,史書上也都只有零星的記載,他有兩個兒子,其中長子史書無記載,次子朱文坤的記載便是朱辰他爺爺他們尋得的那點記載。
“記載朱允熥后人藏于民間并繁衍百余戶,但將朱允熥之子記作朱載坤,與明宗室家譜記載的朱文坤不符,我們猜測這很有可能是當時為了避禍,而將中間這個字改了。”
“所以說,我們也不能百分之一百確定,我們這一脈就一定是吳王允熥的后裔,只能說是應該。”
“當然了,這都過去幾百年了,是與不是,其實都不重要了,我們只是想搞清楚我們是從哪來的罷了。”
朱辰表示同意他爺爺說的話。
同時他也有些恍然大悟,他之前就沒有聽說他們的祖上和朱元璋有什么關系,畢竟朱元璋在華夏歷史上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皇帝,如果真有關系的話,沒理由不在族譜上體現出來,沒想到這其中還隱藏著這樣的一層關系。
所以,從朱元璋來到書店開始,朱辰也沒有往他和朱元璋有什么牽連上面去想。
現在看來,他能夠跨越幾百年的時空與朱元璋相見,似乎并不是毫無關聯的偶然,而是有著相當深的羈絆。
如果說,他是吳王允熥的后裔。
而吳王允熥再往上,那不就是朱標?再再往上不就是朱元璋了?
也就是說,他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年輕幾歲的少年朱標,就是他的太太太……太爺爺。
而第一個來到書店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則是他的太太太太……太爺爺。
剛剛問自己祖上的女人則是自己的太太太太……太奶奶?
朱辰都有些無語了。
這是跨越了幾百年的大型認親現場嗎?
不過也像他爺爺說的那樣,是與不是,還不能百分之一百確定,而且是與不是,其實都不那么重要了。
是又怎么樣?
不是又怎么樣?
跨越了幾百年的時空,雙方可以說是兩個世界的人,只不過書店這個紐帶將他們連接在了一起。
況且,是與不是,朱辰都會一如既往的幫助大明,沒有說是就多幫一些,不是就少幫一些的說法。
所以,朱辰在短暫的驚訝過后,很快就淡定下來了。
然而,朱元璋和馬皇后可不是這么想。
他們二人都看過《明史》,知曉朱標一脈的凄慘遭遇,對于自己還未曾蒙面的幾個孫兒都是心痛得很。
沒想到,書店的主人朱辰竟是朱標一脈的后人,也就是他們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