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朱辰了解得越細致,才能做出越正確越符合大明現狀的政策,朱元璋甚至希望朱辰能夠親自過去看一看。
事實上,朱辰自己也是想過去看一看的。
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就是他寫的,如果他能夠詳細的了解大明的變化,那就不至于卡文,沒思路。
因為重復歷史容易,推演歷史就很難。
幫助朱元璋實現大明前所未有的輝煌,也是幫助自己完成這部的創作。
此刻,聽著朱元璋的講述,朱辰其實是有被驚訝到的。
他驚訝于大明的變化,只能說,他還是低估了朱元璋改變的決心。
因為在原來歷史的軌跡,朱元璋的治國理念和政策都帶有相當濃厚的小農經濟色彩,究其根本,他還是保他老朱家的大明千秋萬代。
然而,在看到了大明的結局之后,朱元璋受到的震動其實比朱辰想象中的還要大。
更讓朱辰想不到的是,朱元璋主動問道:“先生,依你看來,以大明目前的情況,是不是可以開始殖民了?”
說著,朱元璋看著朱辰,期待著后者的回答。
朱辰也不急,道:“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什么是殖民?”
“殖民是指一個國家或勢力通過武力、政治或經濟手段,占領并控制其他地區,建立定居點或行政機構,以掠奪資源、擴張勢力或傳播自身文化。”
“然后,咱們殖民是為了什么?”
“為了掠奪他國的資源與財富,咱們不是要消滅他國,而是要用他國的血汗,來供養大明。”
朱元璋朱標點頭。
雖然現在還未開始殖民,但是他們現在對于殖民這個概念已經不再陌生。
倒是一旁的徐達聽得云里霧里的。
他感覺皇上和這個朱先生說的話,他是懂又不懂,似懂非懂,就像是一幅畫看得不真切,讓他很難受,甚至感覺有些可怖,什么叫拿他國的血汗來供養大明?
不過他也不敢插嘴,最好是無人在意,讓他在一旁安靜的聽著就好,就好比是鄉下剛來的插班生,生怕老師注意到了自己。
朱辰看了徐達一眼,害得后者急忙低下頭,好在朱辰并沒有理他,而是繼續道:
“事實上,殖民只需要有四樣東西,一是火藥,二是指南針,三是紙張,四是印刷術,火藥使我們能夠擁有碾壓其他未開發國家和地區的武器,指南針指引我們的航海方向,讓我們能夠到達我們的目的地,而紙張和印刷術則是我們用來記錄和傳播文化的工具。”
“恰恰這四樣東西,都是我們華夏發明的,大明不僅具備,而且還相當的成熟,但是,大明最終卻沒有走上殖民的道路,為什么?”
聽到朱辰的問題,不僅朱元璋幾人面露好奇之色,就是徐達也開始漸漸聽進來了。
“因為大明還沒有動機。”
“就像是一艘巨輪,他雖然已經具備了啟航的條件,但是沒有動機,也就意味著沒有目標,他怎么動?往哪動?”
朱元璋朱標馬皇后都是點頭,徐達則是若有所思。
這時,朱辰看著朱元璋,反問道:“那你覺得,現在大明可以踏上殖民之路了嗎?”
朱元璋聞言皺眉。
這不是他問朱辰的問題嗎?朱辰并沒有給出答案,現在反倒是反過來問他,他要是知道他就不會問了。
朱辰卻是喝了一口茶后,不疾不徐的道:“其實因為你的問題,就已經是你的答案了。”
“啊?”
這一次,朱元璋朱標馬皇后和徐達一樣,都是露出疑惑的神色。
問題就是答案?
這是什么道理啊?
朱辰道:“當大明的統治者問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說明大明這艘巨輪已經有動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