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春。
紫禁城,漫天的細雨滴落在琉璃瓦上,輕靈跳躍,匯成一股股,如同斷線的珍珠一般從屋檐落下。
春雨綿綿密密,但卻不令人厭煩。
都說春雨貴如油,今天的春雨來得很及時,仿佛預示著今年春耕的順利。
但是,有些事情就不是那么的順利了,而且是很不順利。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兩道政策剛在朝堂上提出來,便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強烈反對,最終是朱元璋舌戰群儒,朝綱獨斷,硬是拍板定了下來。
政策定下來之后,在官紳之間已經傳開了,以至于還沒有真正開始推行,便已經引起了一片議論之聲。
許多官紳年都過不好了,但也有鄉紳表示,無須擔心,很多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可就不容易了,更何況是這種想要變祖制的改革?
到了洪武七年初,朝廷真正下旨推行政策的時候,整個大明一夜之間,都處于惶恐之中。
讓官紳們沒想到的是,底層的百姓比他們還要惶恐。
這兩道稅收政策原本是有利于底層百姓的,但是底層百姓常年被不斷增加地賦稅給搞怕了,誰曾想到會有這么一天,朝廷將他們身上的賦稅往地主鄉紳身上移?
當他們聽說攤丁入畝是要每畝地都要加收稅的時候,一個個全都傻眼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加的稅其實是他們的人丁稅,也就是說,他們以后不用交人丁稅了,而這部分稅收由田地多的地主鄉紳們承擔。
但是他們真的怕了,怕到連朝廷想要對他們好點都不敢相信。
再加上地主鄉紳們的有意誤導,這就令得百姓們如驚弓之鳥,皆是唉聲嘆氣。
而官紳們當然都樂于看戲。
所以,這兩道政策剛一推行,可以說,不僅僅是官紳在反對,就是底層的百姓也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朝野上下都不好過。
這也讓朱標急了。
“父皇,這明明是對百姓們極好的政策啊?他們到底在怕什么?”
朱元璋倒是不急,笑道:“標兒,這你就不懂了吧?還記得朱先生說的嗎?這就是服從性訓練!”
朱標一下子露出恍然兼驚訝的神色。
他沒有想到,他的父皇竟然比他還更要理解朱先生教給的知識。
朱元璋收起笑容,頗為感慨的道:“你不在底層待過你不會明白的,當年你爺爺,太爺爺他們,只要聽到納稅怕得身體都在發抖,人丁稅,田畝稅,各種雜七雜八的稅收,蒙元年年在增加賦稅,后來,就是連家里的谷種都被拿去交稅了,都給活生生餓死了,你說,聽到賦稅改革,誰不怕?誰知道這里面是不是有貓膩,是不是要收刮民脂民膏?”
聽罷,朱標默然點頭。
隨后,朱元璋道:“去把劉三吾給咱叫來。”
“好。”
朱標應諾,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