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皇上的手段震驚的同時,戶部尚書楊思義也想到了更多。
這些年他主管戶部,當然知道朝廷的財政其實一直都是十分的困難,捉襟見肘,百姓其實也過得不容易,但民間卻多世家大戶,他們肥得流肉。
皇上這一次強勢推行的稅收改革,意義恐怕也是在此吧……
……
同樣,在收到這筆巨額資金的時候,徐達和朱棣也是驚得目瞪口呆。
“三千萬兩?”
“這么快?”
他們實在是為皇上的手段折服。
徐達也知道,皇上這些驚人的手段大概率是來自于那間神秘的書店,那間書店和那個年輕人,還真是神奇和神秘到了極點。
難道真的是神仙?
徐達不止一次這樣想,而且這也是他唯一能夠想到的答案。
“皇上,賣股份咋不提前跟臣說一聲,臣也想買點呢。”徐達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經歷過薊州的鋼鐵廠,徐達自然知道這些股份的含金量。
只不過,他這些天基本上都是在為船廠奔波,早出晚歸,并沒有留意到相關的消息。
朱元璋卻是笑笑,道:“放心吧,這三千萬只不是過三成的股份,咱們手里還有七成的股份呢。”
聞言,徐達和朱棣的嘴巴張的跟雞蛋那么大。
只是三成?就有三千萬!
那豈不是說,如果全賣,這個船廠一共就有一億兩的白銀?
一個億?
他們甚至都不敢想過這個數。
那得是多少錢啊?
一個億,是不是一生一世都花不完啊?
其實,朱元璋心中也是暗暗驚訝。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資本的力量,以前都只是概念,現在這些概念全都具象化了,他記得朱辰曾說過,只要一個概念,然后把故事講好了,給出一個期待值,也就是說,畫一個看不見的餅,就能夠賣很多錢。
當時他不太明白,但是現在,他可以說是理解了,并大受震撼。
據他所知,現在大明船廠發售出去的每一股的價格都還在被炒高,也就是說,他手中的七成股份,如果拋售出去,還能賣更高的價格。
簡直是恐怖。
朱元璋當然也知道,這其實賣的是朝廷的信任。
當所有人都相信,朝廷做這個事是有利可圖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他們當然愿意和朝廷一起去做這一件事。
現在,有了充足的資金,大明船廠正式開始全面建設。
規模空前,投入空前。
這邊的大明船廠高歌猛進,而另外一邊稅收改革卻是焦頭爛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