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主體?
朱元璋眉頭微微一皺,朱辰這話說得他就有些不愛聽了。
你說要心有百姓,愛民如子那當然沒有問題,但是現在你說歷史都是百姓創造的?那把他朱元璋放哪里?
沒有他朱元璋完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偉業,哪來今日的太平世道?
還有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難道不是他朱元璋創造的?
而這些,都將載入史冊,彪炳千古,怎么說成了創造歷史的主體是人民群眾?
朱辰自然是看出了朱元璋的不服與疑惑。
“你是不是想說,其實朱元璋那樣的大英雄大人物才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沒有他們,哪來一個個王朝?哪來一件件載入史冊的大事件?”
朱元璋坦誠的點頭。
朱辰繼續道:“但你想過沒有,如果沒有朱元璋,是不是會有劉元璋,王元璋,創造出一個大虞,大乾來?”
朱元璋一怔,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如果沒有他,恐怕不是什么劉元璋,王元璋,而應該是陳友諒。
當時陳友諒比他勢大,兵力數倍于他,又有高大威猛的戰船,鄱陽湖一戰,誰都以為他輸了,但他硬生生的給打贏了。
他戰勝了陳友諒,后面的歷史便由他來書寫。
可是朱辰說如果沒有他,他就有些不同意了,他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又怎么會沒有呢?
朱辰道:“我想表達的是,其實無論是誰,單拎出來說,對于整體的歷史進程都沒有根本性的影響,個人意志也許可以改變一小段歷史,但就歷史的整體發展而言,并不是由個人意志決定的。”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縱觀人類的整部歷史,都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參與者,無論是街邊的乞丐也好,還是醒掌天下事醉臥美人膝的皇帝也好,他們都是整個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就拿咱們華夏的歷史來說,像炎帝黃帝,秦始皇,唐太宗,朱元璋等這些人,他們的影響足夠大了吧?他們也都創造了一時的輝煌,但是放到整個歷史來說,他們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并沒有決定了歷史的走向,歷史仍舊按照著它既定的方向在走,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到資本社會。”
“這就回到了我們前面說的,決定歷史走向的根本力量是生產力的發展。”
“而生產力恰恰是由人民群眾創造和決定的,人民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衣食住行用等必需的生活資料,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精神的創造者,所以,人民群眾才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聽罷朱辰的講解,馬皇后和朱標都是深以為然的點頭。
這些理論對于他們而言雖然有些深奧,但是朱辰講得深入淺出,而且輔以真實的歷史案例,讓他們聽明白的同時,還有種洞悉歷史本質的恍然。
朱元璋來得最早,也是來得最多的,他自然也是聽懂了。
他沒有生氣,反而是很享受這種學習新鮮知識的感覺。
好久沒有聽朱辰講這些理論知識了。
還是熟悉的味道。
一開始聽得很迷惑,甚至感到被冒犯,但隨著朱辰講解的深入,就感覺像是撥開了重重迷霧,見到歷史的真諦。
柳暗花明,撥云見日,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