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站在大明的土地上,朱辰有一些恍惚。
難怪現在的網絡里,幾乎所有的主角都是穿越的,這種去到另外一個時空的感覺,真的很奇妙。
朱元璋看著略微失神的朱辰,心中不免有幾分好笑。
一直以來,都是朱辰給他們震驚,現在也終于輪到他自己了。
不過朱元璋也理解,他第一次去到書店的時候,那種震驚的感覺比朱辰現在要強烈百倍。
來者是客。
朱辰看起來雖然只是跨過了一道門,但實際上是從另外一個時空而來,所以朱元璋自然是要好生招待。
“走,隨咱進宮。”
“好。”
來到這里,朱辰是真正的人生地不熟,甚至連個身份都沒有,自然也只能聽朱元璋安排。
上了朱元璋準備好的馬車,朱辰還是挺新奇的。
這是他第一次坐馬車,雖然沒有減震器,但比他想象中的要好乘坐得不少,里面的東西都布置得很柔軟。
不過朱辰的的關注點并不在馬車上,他更關注大明外面的世界。
從棲霞行宮出來,朱辰就一直在掀開馬車的窗簾,看著外面的景色,不過棲霞行宮在外郭,距離內郭還有一定的距離,一路上都在官道上行走,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只有一些偶爾的行人,以及官道兩邊的農田和一些低矮的房屋。
到了京師附近,景色才開始變得不一樣起來。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多了。
高大的城門,顯得格外的巍峨與堅固,城樓上方寫著三個鐵筆金鉤的大字:應天府。
入城的人流川流不息,朱辰乘坐的馬車也是在其中,并沒有很特殊,因為朱元璋并不想要讓別人知道他的動向,特別是他去棲霞行宮的時候。
剛進了城,便可聽到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
“熱乎的炊餅——”
“磨剪子嘞——戧菜刀——”
馬車行駛在一條寬闊的青石板路上,兩側是鱗次櫛比的木結構房屋,青磚灰瓦,飛檐翹角。街上行人如織,男子多著直裰或短打,女子則穿著對襟襦裙,發髻高挽。
穿短褐的腳夫們扛著麻袋穿梭其間,粗布鞋底在石板路上踏出沉悶的聲響。綢緞莊的伙計正卸下門板,露出里頭疊得整整齊齊的綾羅綢緞,最顯眼處掛著幾匹名貴的云錦,金線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拐角處的茶肆里,三五個穿直裰的文人圍坐著,青瓷茶盞冒著熱氣。他們時而高聲辯論,時而撫掌大笑,驚得檐下鳥籠里的畫眉撲棱翅膀。
午后的陽光愈發毒辣。
賣涼飲的攤子前排起長隊,小販從木桶里舀出烏梅湯,盛在粗陶碗中,銅錢落入鐵罐發出清脆的“叮當”聲,一旁,幾個頑童圍著賣糖人的老頭,看他用熬化的飴糖捏出蝴蝶、猴子的形狀,琥珀色的糖絲在陽光下晶瑩剔透……
此時的朱辰像是一位觀察者,認真的觀察著大明的這一切,而一切都是那么的鮮活與真實,讓朱辰沉浸其中。
不知不覺間,馬車便已經來到了皇宮。
巍峨的皇宮,再一次讓朱辰驚嘆。
這里是鼎鼎大名的初代紫禁城,被后世稱為明故宮,在朱辰那個時代已經被毀壞,但是其影響仍舊是巨大的,為華夏宮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同時也是遵循禮制秩序的典范。
其建筑形制后來被北平故宮所繼承,是北平故宮的藍本,也是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明故宮開創了皇宮自南而北中軸線與全城軸線重合的模式,這種宮,城軸線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條件使然,也是遵循禮制,呼應天象,順應自然建設的杰作。
穿越時空,這一切都展現在朱辰的面前。
朱辰看得如癡如醉。
而就在這個時候,馬車卻是突然停了下來,這讓朱辰不由得一怔,探頭出去一看。
只見長長的千步廊上,一個高大的身影正跪在朱元璋的馬車前。
千步廊兩側為“五部六府”的所在地,東側為工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宗人府,西側為太常寺、后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按照文左武右的格局。
事態緊急,且皇上不在宮中的時候,很多官員想要面圣,就會在這里等候回宮的皇上。
朱元璋掀開馬車窗簾看了一眼,便走下車。
而跟在他后面馬車上的朱辰,也是跟著走下了馬車,走在朱元璋的身后。
朱元璋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出聲問道:
“藍玉,有什么事嗎?”
此人便是后來名動古今的“藍玉案”的主角,藍大將軍?朱辰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同時也疑惑,他這個時候找朱元璋是有什么急事嗎?
“皇上!”
藍玉叩了一個頭,抬起頭時,余光突然掃到朱元璋身后正在打量他的朱辰,這讓他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復常態,帶著幾分憤慨,道:“臣請皇上罷免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