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已故開平王常遇春之妻弟,當朝太子妃之舅舅,自然也就是剛剛出生沒多久的皇太孫朱雄英的老舅公。
所以,藍玉其實和老朱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而且藍玉此人勇猛異常,有膽有謀,每戰必先登陷陣,屢立戰功,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獎藍玉,后因屢戰積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和指揮使,后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可以說,年輕一代,無出其右者。
沒想到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基本上已經定了稅賦改革的調,在試行的時候甚至一把擼掉了江夏侯周德興,罷考事件也是以雷霆手段強勢回應,藍玉竟然還是跳了出來。
看著眼前年輕氣盛的藍玉,朱辰微微蹙眉。
不過想想藍玉后來做的事情,現在這么做似乎也不奇怪。
后來隨著徐達等人的老退,藍玉成長為了大明頂梁柱一般的武將,可謂戰功赫赫,但卻愈發的鞠躬倨傲,囂張跋扈。
一次北伐班師途中,藍玉率軍抵達重要關隘喜峰關的時候,因守關官吏未及時開門,他竟直接下令士兵毀關破門而入,可以說完全無視朝廷法度。
北伐俘虜元朝皇室后,藍玉強占元主妃子,致其羞憤自盡。朱元璋嚴厲斥責,他卻毫不在意。
而且,藍玉在軍中蓄養大量義子、家奴,并私占莊田、蓄養私兵,規模堪比藩王。他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自比衛青、李靖,暗示朝廷離不開他。
甚至,藍玉還多次要求朱元璋封自己為“太傅”,被拒絕后竟對親信抱怨:“吾功大,豈不堪太傅耶?”
可以說,后來藍玉被剝皮實草,以及誅連上萬人的“藍玉案”,藍玉的性格是直接原因。
也可見,朱元璋前期對他有多忍,后期就有多恨。
和藍玉性格很像,經歷也很像,最后的結果也很像的,后世還有一個人,那便是雍正王朝里的年羹堯。
此刻,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不過臉上仍舊是保持著平和,看著藍玉,問道:
“為什么要罷免除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
“皇上!”
藍玉拱手,正色道:“您說過,讀書人是大明的根基,要讓讀書人愿意在大明朝為學,現在吳伯宗他們三人作賤讀書人,那些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的進士、舉人,卻被他當做牛馬一樣驅趕當差服役,他們三人完全是為了邀功,取悅皇上,明知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違背祖制,仍舊不擇手段的推行,惹得朝野上下天怒人怨,不說罷考的江浙學子,就是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都有非常大的意見!”
“這是百官一起彈劾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的折子,請皇上過目!”
說著,藍玉遞上了一張奏折。
“哦?”
朱元璋也不惱,反倒是輕笑了一聲,隨后接過藍玉遞過來的折子,打開掃視了幾眼,然后一雙虎目盯著藍玉,不怒自威的道:“藍玉,其實你們不是要罷免吳伯宗他們,而是要反對朝廷推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新政,是嗎?”
一向虎膽的藍玉,此刻感覺自己像是被一頭老虎盯著,竟是感到了強大的壓迫感,一時之間,不知該怎么答話。。
“回答咱!”朱元璋的聲音沉了下來。
“是!”
藍玉也不否認,直接點頭承認,因為他知道,說謊是騙不了朱元璋的,而且他是那種敢作敢當,敢說敢認的人。
“臣雖然是一個粗人,但臣也知道,人丁稅以及士紳不當差、不納糧,是祖制,傳承了上千年,皇上不是常常教導臣等,一定要恪守祖制嗎?現在吳伯宗,郭翀,賈敏三人破壞祖制,造成朝野動亂,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罷免……”
“藍玉,你知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朱元璋突然一聲厲喝,嚇了藍玉一跳,就算他再虎,也不敢和皇上頂著嘴說話,連忙收聲。
“好你個藍玉,長進不少啊,這么快就學會了結黨亂政!李善長和胡惟庸不在了,你藍玉就跳出來,要做淮西黨的帶頭大哥,是嗎?”
一口結黨亂政的大鍋直接扣藍玉的頭上,搞得藍玉有些懵。
“臣……臣……”
朱元璋繼續道:“你知道咱最恨什么嗎?咱最恨的就是你們結黨營私,一旦結黨營私,就會互相傾軋,只顧自己朋黨的利益,而枉顧國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