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終于回過神來了,連忙辯解道:“臣……臣只是替百官上疏就事論事,絕沒有結黨,更沒有亂政!”
“沒有?這折子就是鐵證!”
朱元璋搖了搖手中的奏折:“你別以為咱不知道,你在軍中蓄養大量義子,不光是你,你的義子們,都私占有大量的莊田,并豢養大量的家奴,這一次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你和你的義子們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所以,你們就聯合起來,煽動百官,想逼咱修改新政,咱說得對嗎?”
這一次,藍玉無話可說。
因為朱元璋說的就是實情,確實這一次的新政對他和他義子們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再加上其他官員的一攛掇,藍玉就上頭了,在他看來,其他人太慫了,一個個都是敢怒不敢言,而他藍玉不一樣,他就是死也要站著死,死個明白。
更何況,在他看來,聯合上疏彈劾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不錯!”
藍玉也是頭鐵的承認:“祖宗之法不可輕變,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如此變革祖制,利少而害多,皇上如果還是要一意孤行,恐怕會天怒人怨,使得大明元氣大傷,還請皇上三思!”
“其他先不管,承認結黨就行!”朱元璋怒極反笑,道:“咱說過,若在朝官員交結朋黨、紊亂朝政者,皆斬!”
“來人,給咱將藍玉打入天牢,交刑部審訊定罪!”
“是!”
毛驤上前,一把將藍玉按住。
“皇上……”
藍玉也沒有想到朱元璋如此果斷,一下子被震住了,但很快便反應過來,還想要說什么。
但是朱元璋壓根就不給他機會。
“帶走!”
“皇上,忠言逆耳,我藍玉忠心于大明,日月可鑒,皇上要殺便殺了吧,但是,皇上的新政,我藍玉一點也不服……”
藍玉一邊被拖走,一邊大喊。
藍玉鋃鐺入獄,再次在朝中引發軒然大波……
……
九五飛龍殿。
這里是皇城的望江樓,在這里可以看見滾滾而流的秦淮河,可是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心思卻完全不在這上面。
朱元璋看向身旁朱辰,出聲道:“先生,你覺得藍玉該不該殺?”
聞言,朱辰沉默了。
說起來,他也是朱標一脈的后人,而藍玉是太子妃的舅舅,當然算是太子這邊的人,這也是為什么太子死后,藍玉當即被清算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朱元璋問的不是如何處置,而是該不該殺?
顯然,他已經動了殺心。
因為朱元璋看過《明史》,知道后來藍玉的下場,藍玉后來的下場可比現在殺了他還要慘得多。
如果不是朱辰在這里,藍玉恐怕已經死了,現在朱辰在這里,朱元璋還是想要聽一聽朱辰是怎么說的。
可以說是,一言定生死。
朱辰現在的一句話,就足以決定藍玉的生死。
見朱辰沒有立刻回答,朱元璋悠悠道:“怎么?先生也開始有顧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