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冷兵器出口,每年都能給大明帶來上千萬兩銀子的穩定利潤。
有了這樣的收入,大明哪里還是當初那個財政捉襟見肘的大明?現如今的各項開支可以說是非常的充裕,而國家也每年都有了結余,應付各類的突發事件,以及各地方的建設等等工作都時候綽綽有余。
不過,對于官員的俸祿,朱元璋并沒有想著要提高的意思。
因為朱元璋覺得,既然選擇當官就那就別想著發財,想發財的那就別當官。
他覺得朱辰提的公仆這個概念極好。
什么官老爺啊,其實就是用百姓們納稅的錢請來為百姓們服務的仆從。
如果朝堂上,人人都有這個覺悟就好了。
只可惜沒有一個有。
既然這樣,那朱元璋當然也就沒有提高俸祿的意思,而且就算要提高,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因為朱元璋知道,現在不過僅僅是開始,
按照朱辰的說法,開始大航海之后,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朱元璋也很期待,那樣的盛世究竟是什么樣的?大明究竟能夠到達多高的高度……
……
另外一邊,朱棣帶著藍玉和姚廣孝,也在積極準備出海的事情。
聽到出海這件事情的時候,藍玉和姚廣孝都是一臉懵,直到現在,他們都還沒有緩過來。
皇上讓他們來輔佐燕王,姚廣孝是樂意的,藍玉是不樂意的,不過兩個人出于不同的原因和考慮,最終都來了,他們相同的是,都以為皇上要開始重用燕王了。
沒想到……
重用是重用了,可為什么是出海?
他們不想出海啊!
誰都知道,華夏才是禮儀之邦,外面皆為蠻夷,不值一提,別說出海了,就算是被安排到中原以外的地區,都算是流放,現在出海算什么?
算不算是被趕出大明了?
姚廣孝原本處心積慮,不惜剃發為僧,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進入朝堂,可是現在朝堂沒進,反倒是是出海了?
這讓他有苦難言。
而藍玉乃是開國將領,而且戰功赫赫,是年輕一輩最有前途的武將,還是當朝太子妃的舅舅,和太子的關系極好,現在讓他輔佐燕王也就罷了,還要讓他出海?
這讓他心里如何不苦?
其實他們不知道,燕王心里也很苦。
剛被封為大明朝的燕王,去了一間書店,就被扣上了造反的名頭,現在唯一的出路就只剩出海了。
不過苦歸苦,該做的還是要做。
督造戰場,訓練水兵,了解航海相關知識等等,沒有人敢懈怠,因為一旦出海,靠的就只能是他們自己了。
好好過了一個年。
洪武八年到來,萬象更新。
龍江碼頭處,旌旗招展,彩旗飄飄,人山人海,格外熱鬧。
因為以燕王為首的出海隊伍,今日就要暫時告別大明,踏上向海外的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