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熱鬧也沒持續多久,很快就熄燈了,大家各自散去,宋盞和老宋分別上了上鋪和中鋪,李紅玫則頭上頂著裝著錄取通知書的背包,進入香甜的夢鄉。
9月12日9:34分,列車順利抵達京城,宋盞三人剛剛出站,便看到出站口站著一排青年男女穿著印有“京城大學”校徽的藍色馬甲,手里高舉著“京城大學”的牌子站在人群里打著哈欠。
這些是來自京城大學的大學生迎新志愿者,他們早晨5點就趕到了京城各大車站和機場,就是為了做新生的引導和接駁工作。
由于京大開學晚,基本上今天到站的新生都是京大的,而怎么判斷新生,這些志愿者們早就練出了火眼金睛。
“你看那個像么?”
“不像,年紀夠但行李太少,pass。”
“那個呢?”
“行李足但是沒親屬,可能性不大,pass。”
“那個那個,年紀行李親屬全有,怎么說?”
“怎么說?人家還有導游呢?你仔細瞅瞅,這不是旅行團么?你家開學報到跟團來啊?”
“哦對對對,看岔了。”
“你看這組,肯定錯不了,那阿姨手里拿的,一看就是咱們京大發的報到指南。”
“這個也pass。”
“為啥?不是新生么?”
“是倒是,可輪不著咱倆,沒看楊蕊、何婕都沖上去了么?”
“呵,長得帥就是好……”
兩個舉牌的志愿者學長正議論著,宋盞一家三口便被兩個青春靚麗的京大女志愿者堵住了。
“弟弟,你是京大新生么?”其中一名個子稍高小眼睛的女生問道,她胸前掛著名牌,寫著“志愿者楊蕊”。
“是,我兒子是漢語言專業的。”李紅玫打量著兩個女生的樣貌,似乎在與自己印象里的京大才女對照。
“哦,原來是中文系的學弟,我叫何婕,外院的。旁邊是楊蕊,哲學系。”個子稍矮戴著眼鏡的女生說道。
“我們是你大二的學姐,快叫學姐!”楊蕊和何婕倒是一點也不拘謹,直接和宋盞開起了玩笑。
“學姐好。”宋盞笑道,他這副身體里也算是一個老靈魂了,做眼前這對女學生的叔叔都差不多,被逼著叫學姐感覺倒是很奇妙。
“好,學弟聲音真好聽。”
“那邊是我們的接站點,好幾個院系的師兄師姐都在,現在車站不好打車,學校安排了接駁車,你們先去登記上車吧。”
宋盞一家三口道謝后跟著指引找到了在火車站廣場邊緣的綠色涼棚,涼棚印著“京城大學”字樣和校徽,涼棚里有兩張桌子,桌子后面放了幾把椅子,坐了4名志愿者。
兩人喝著礦泉水,出了一身熱汗,許是剛被換班;另外兩人正做著登記工作,桌子前排了三四個背著包一臉稚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跟著一到三個家屬。
“同學,來,你們幾個人?”志愿者抬頭問道。
“3個。”宋盞回答。
“3個正好,在這簽個字,登記一下信息,然后去12號車就行,水果店門口那輛。”
宋盞三人跟著其他新生隊伍上了接駁大巴車,大巴車身貼著“京大歡迎你”的標語,車內空調開得足,一進來就消了不少暑氣。
等宋盞三人落座后,楊蕊和何婕也過來了,何婕在車下推搡了楊蕊一下,楊蕊白了她一眼,上車環伺了一圈后,徑直來到宋盞面前。
“學姐什么事?”宋盞問道。
“咳,咱們哲學中文不分家,學弟遇到什么迎新的麻煩,聯系我們。”楊蕊說完,直接把卡片塞進宋盞包里。
這時車里走上來一個小眼睛的男志愿者,他看到楊蕊的小動作后笑道:“楊蕊,你這是不分家么?我看是急著成家吧。”
車上眾人有的呵呵樂,有的像李紅玫和老宋一樣,只是好奇地看著,默不吭聲。
“呸,張野你別亂說,我是替何婕送的。”楊蕊羞答答地下了車。
宋盞掀開卡片看了一眼,上面是兩排數字,一排9位一排11位。
隨著車門關閉,司機啟動發動機,京大校園接駁大巴便正式出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