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日,農歷八月十四,小雨。
經歷過昨天的秋老虎,后半夜京城氣溫驟降,凌晨還下了一場小雨,讓燥熱的燕園一下子涼爽了起來。
作為新生報到后的第一天,3122宿舍四人沒有一個人睡懶覺,最早起來的竟然是老烏,作為一名體育特長生,他竟然在早晨6點起床,一個人去五四操場進行了晨跑,回來的時候還幫舍友們帶了早餐。
“老烏昨天我還說給你帶飯,你這也……”俞贊一邊咬著包子,一邊從錢包里找錢。
“算了,明天給我帶就行。”老烏換上了pku文化衫,梳了梳他那類似臟辮的長發,一股斯文野獸的氣質撲面而來。
“喬輝呢?”老烏問道。
“去洗澡了。”宋盞說道。
剛來京城的南方小伙伴有的還保留著一天洗兩次的習慣,喬輝就是這樣,提著昨晚的暖瓶去了樓內的浴室。
京大的浴室是下午2點到晚上10點供水,因此上午根本沒得洗,要洗澡只能自己屯水。
等喬輝回來后,又是對老烏的早餐一陣感謝,四人吃飽喝足,換上干凈衣服,在早晨8點出發。
根據通知,中文系的新生見面會在早晨9點開始,地點是京大中文樓。
中文樓的位置宋盞知道,昨天他和老宋、李紅玫路過了那里,它在整個燕園的東北角,靠近懷新園,與外院新樓,哲學院和經濟院相鄰。
由于宿舍所在的46樓屬于燕園西南角的位置,因此這段1.4公里的路程,幾乎斜穿了整個燕園,宋盞4人沐浴著金秋九月的晨光,沿著鏡春路,繞過未名湖,在早晨8點30分抵達中文樓。
四人里老烏空手,喬輝和宋盞各背了包,只有俞贊是胸前掛著數碼相機,仿佛一個游客,其實路程只有20分鐘,但三人為了等俞贊拍照,愣是多花了10分鐘的功夫。
中文樓同樣是白墻紅柱的仿古建筑,入口牌匾寫著“中文”二字,牌匾下是一道紅色的迎新橫幅——
“迎君新賞三秋雨,偕此相聆百代風——歡迎08級中文系新同學。”
四人在門口稍稍駐足了一下。
“不錯不錯,烏兄,這句楹聯,你不妨品鑒一下,寫得如何呀?”俞贊向老烏問道。
老烏想了想,清了清嗓子道:“這楹聯對仗工整,用詞準確,其中三秋和百代,也是常用典故,卻化用自然,看得出作者功力深厚。”
“只是和我比還差一點,我只能說還得練吶。”
“那是那是。”俞贊附和道。
宋盞和喬輝保持沉默,老烏正得意的時候,身后有一道中年人的聲音響起:“謝謝你們的賞析,看來作者還得繼續努力啊。”
四人一愣神的功夫,身后的中年大叔笑著和他們打招呼,然后走了進去。
這時一個戴著厚眼鏡留著一雙長辮子的女生在后面笑道:“你們真是厲害,當著主任的面還點評起來了。”
老烏嚇了一跳:“啊?這是主任的作品么?”
女生呵呵一笑,快步跑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