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節目就要播了,祝美美說道:“哎呀,眼鏡沒拿,在床頭柜上。”
傅伯昌說道:“我去我去,你別動了。”
傅伯昌拿著眼鏡回來和祝美美在沙發上坐好,祝美美戴上后仔細看了看,笑道:“阿顏看著氣色倒是沒變化。”
傅伯昌心疼道:“上電視嘛,總是得化妝的,看著是瘦了。”
片頭剪輯結束后,電視上出現主持人敬一丹的樣子,她的身后是一整塊大屏幕,屏幕上是冰糖科技的高管們合照,宋盞和傅朝顏站在中間。
“用事實說話,焦點訪談。”
主持人說道:“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隨著1994年4月20日,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接入中國,中國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截止到去年12月底,我國已有網民2.7億人,網民規模、寬帶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穩居世界第一。”
“隨著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網絡上發生的事就像是咱們身邊的事,甚至比身邊的事離得更近。有時候,隔壁小區張燈結彩,咱們還不知道發生了啥,但網上有什么風吹草動,大家都第一時間討論起來了。”
“網絡信息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都是之前從未預料到的,利用得好是造福人民,而利用得不好,就會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深重的危害。”
“這不,就在近日,就發生了一起全網關注的網絡謠言事件。一夜之間,一則充滿煽動言論的帖子,充斥在各大網絡空間,把一名叫做宋盞的大學生創業者推到了風口浪尖。”
接著電視上播出了視頻片段,視頻里是滾動的馬賽克帖子畫面,同時貼著宋盞的照片,旁邊介紹道:
“事情的當事人名叫宋盞,是一名在京城大學就讀的大一學生,他在高三期間利用課余時間,創辦了一家名為冰糖科技的公司,旗下主推的冰糖微博成為了互聯網上的明星產品,身受廣大網友喜愛。”
“高峰的時候,日用戶能有8000多萬。”宋盞在視頻中說道。
旁白介紹道:“而就是這么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卻被一則謠言帖攻擊得苦不堪言。”
“寫了能有兩三千字吧,把我扒了個底朝天,言外之意是我創業不真實,有貓膩,說我是境外勢力培植的棋子。”宋盞對著話筒黯然道。
旁白介紹道:“記者了解到,這則謠言帖子里,主要講述了宋盞高三如何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獲得京城大學特招,又如何獲得冰工大學校創業扶持,成功創業的過程。對其中的一些節點提出了引導性的質疑,暗示當事人暗箱操作。”
“帖子內容說得有模有樣,避重就輕,抓住了網民們獵奇和仇視特權的心理,但實際上言之無物,沒有任何證據全是猜測。就是以正義的名義,行造謠違法之事。”視頻里京城受訪警官說道。
旁白接著道:“帖子一經發出,就在全網獲得了大面積的傳播,據統計,在傳播的三日內,多個平臺累計量超過了6億次,而現實中,帖子的傳播同樣影響深遠。”
視頻播放了記者隨機采訪路人和學校學生的畫面:
“您好,我是央視記者,想采訪一下您,您知道最近網上特別火的那個,18歲京大學生創業者么?”
“知道啊,不說是冰糖微博的老板么?我記得好像說是日本狗腿子吧。”
“那您相信帖子里說的內容么?”
“相信啊,怎么不信,那年紀輕輕的,置辦這么大的產業,能是正經來路么?”
“您好,我是央視記者,同學,您聽說過宋盞么?”
“知道,不京大的那個么?最近學校里都在說這事。”
“您是通過什么渠道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