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真踏上回國航班的當晚,出發前,將一則郵件發回給留守在清華實驗室的輔助研究員們,讓他們留意今天的《nature》和《science》。
“應該會發出來。”葉一真在郵件中提到。
而實驗室的研究員們,則一整天都守在電腦前,飯也不吃,水也不喝,就為了能夠第一時間確認論文發布的消息。
“張哥,你去食堂吃點飯吧,我盯著就行。”
“別想給我支開,今年畢業產出就靠這個了,我必須親自盯著。”
“要不我們讓飯店送過來吧?”
“實驗室不能吃東西,這是葉主任的規定。”
“咱們在主任回來前開窗換氣不就行了?”
“嗯……那來一份豬腳飯吧,味道小一些。”
“好,你要一份豬腳飯,我點一份螺螄粉……”
“你吃螺螄粉那我省的那點味道還有什么意義!”
實驗室里,研究員們內心緊張,只能靠插科打諢來緩解情緒。
終于,在京城時間下午3點,《nature》官網率先發布了6月份的電子版刊物。
而半小時后,《science》官網也更新了6月刊。
兩大頂刊心有靈犀,把刊物封面一同換成了雙層石墨烯的旋轉圖,配上的標題是《unconventionalsuperconductivityinmagic-anglegraphenesuperttices》,即《超晶格石墨烯在魔角下的非常規超導特性》。
“來了來了!”研究員們激動地點開電子版,發現彈出了付費提示。
“登錄,趕緊登錄,你說你等半天,都在準備啥呢?”
“我記得一直登著呢,可能瀏覽器緩存過期了。”
重新登錄后終于可以看見發表的論文,作為整個6月刊最重磅的研究成果,甚至是今年最重磅的研究成果,研究員們起來也是一字不落。
首先,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都是葉一真,因為葉一真因為上次發表論文,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同時,后面還跟著兩名輔助研究人員作為第二、第三作者。
這里其實大家也都清楚,第一作者決定了主要的科研成果,后面都是打雜的。但能夠跟著葉一真上頂刊,那打雜也無所謂啊,再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研究員們看到自己名字的時候,眼淚唰地一下流下來了。
“我也能上《nature》了?”
“哥哥我沒畢業就可以上《science》了?”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兩名署名的研究員含淚擊掌。
再看這篇論文的內容,主要是對于葉一真在半年前發表的《扭轉雙層石墨烯電子結構》給出的理論預測的實驗驗證,論文提出的假設是雙層石墨烯在扭轉到某個特定角度后,結構會發生超常規變化。
當時這個理論在科學界得到了廣泛的支持,但因為這個角度很難被立刻找到,所以還處在理論的驗證階段。
現在,新發布的論文里,葉一真團隊經過試驗,發現雙層石墨烯在1.1°的扭轉下,電子能帶不再對稱,呈現出超導特性!
這一角度被找到,不僅預示著葉一真的扭轉電子理論的成立,更成為最近數十年人類探尋室溫超導體的關鍵一步。
由于對論文的成果已經很熟悉了,所以研究員們都是大體掃一下就略過,這篇論文已經和最開始提交上去的相去甚遠,除了主體實驗數據和圖表一致外,行文措辭等都進行了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