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聲音清澈而堅定,仿佛給眾人注入了一股力量。
接著,瑯嬅有條不紊地開始下達命令。
她先是吩咐身邊的奴才們迅速將府中的紅色喜慶之物收拾起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素白。
同時,她還讓人把孩子們聚攏在一起,方便統一照料。
最后,她環視了一圈眾人,語氣嚴肅地說:“所有人回院子都把身上的首飾摘下來,換上最樸素的衣裳。”
眾人聽了瑯嬅的話,心中的慌亂漸漸平息下來。
她們意識到,在這個關鍵時刻,必須聽從福晉的指揮。
于是,大家紛紛行動起來,按照瑯嬅的要求一一照辦。
片刻,原本熱鬧非凡的王府就被裝點成了一片肅穆的白色世界。
而此刻,每個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但也因為有了瑯嬅這位主心骨,他們感到內心多了一份安穩和依靠。
弘歷讓奴才接瑯嬅她們入宮為大行皇帝哭靈,弘歷在熹貴妃誠親王與一眾官員的支持中登基。
養心殿內
弘歷正全神貫注地批閱眼前堆積如山的折子。
這時,幾位大臣魚貫而入,向弘歷進言獻策道:“皇上,根據禮制所記載,您登基稱帝之后,應當尊重景仁宮皇后,并尊稱其為母后皇太后。”
另一位大臣,緊接著說道:“景仁宮皇后乃是皇上的嫡母,按照禮數,理應被尊為母后皇太后,而熹貴妃作為皇上的生母,可以冊封為圣母皇太后。自古以來,祖宗立下的規矩便是如此,兩宮并立也屬理所應當之事。”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開口道:“如今喪儀已結束,大行皇帝的妃嬪們皆已遷至壽康宮居住,東西六宮都應由皇上的嬪妃們入住才對,可景仁宮至今仍被大行皇帝的皇后占據著,這實在是不符合倫理啊!”
聽到這里,弘歷不禁想起了當年的往事。
那位景仁宮皇后,曾經試圖毒害身在圓明園的自己,因禍得福大行皇帝親自下旨將自己接回宮中,并尋了熹貴妃記為生母。
她因謀奪皇位之事,被大行皇帝囚禁于景仁宮,如今若將她解禁,恐怕她會再次興風作浪。
而且,如果她與熹貴妃發生爭執,自己礙于孝道又無法將她重新關押回去,豈不是自尋煩惱?
照顧自己長大的嬤嬤,喝了那碗綠豆湯七竅流血而亡的模樣,還記憶猶新,弘歷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不放她出來。
畢竟,不是自己不愿意放人,是大行皇帝親口說的,與她死生不復相見,自己若是違背豈不是不孝。
“可皇阿瑪曾經說過,他與景仁宮皇后死生不復相見。”
“所以說,大行皇帝喪儀景仁宮皇后可以不出現。”
“大行皇帝未曾廢后,喪儀已了,還是要守祖宗規矩,正名分的。”
“皇上,正嫡庶,明尊卑。”
這人也倔強的可以,當著皇上不停強調嫡庶尊卑有別。
意思若是有嫡子的話,豈非要將他這個庶皇帝拉下馬。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