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誰?束星北!(6.2k)
“secret1954no.154”
晚上凌晨三點,拉里·金在約定好的死信箱里取出了一本書。
他知道自己時間有限,需要在復印完的第一時間把這本書放回死信箱。
最久不能超過八個小時。
拉里·金本人不需要去紐約時代廣場的電話亭,他只需要在約定好的死信箱取貨然后用微縮膠卷拍好,再放回另外一個死信箱就可以。
在把書裝進口袋里,帶回公寓之后,拉里·金感覺自己的工作有價值了。
《mit輻射實驗室系列》,光是這個名字,他就能猜到是什么性質的。
是當下華國最缺乏的技術資料。
在簡單翻閱之后,他更加確定了這一觀點。
因為扉頁上赫然印著來自國防部的印章,同時在標志上寫著“secret1954no.154”
作為專業人士,雖然大家用的安全體系不是同一套,但拉里·金對軍隊那一套很了解。
他們的機密技術資料都遵循的是一套名為《國家工業安全計劃操作手冊》(簡稱nispom)的安全協議在進行操作。
按照他的淺薄認知,應該是分成了三個等級,當然也有可能更多。
但這里既然是secret,起碼也是個秘密,肯定不是最低級別的文件。
保密級別意味著重要性,光是沖著這本secret,他覺得這趟紐約之行,花的時間和金錢就值得了。
無論把車給撞了,還是說在紐約的住宿費又或者是給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繳納的治療費用,這些對于拉里·金來說每一筆都是不小的費用。
不過secret只是開始。
后續這套名為《mit輻射實驗室系列》的圖書,有的卷是“confidential”、有的卷是“secret”。
最后兩天出現的不是書籍,而是文件袋,他打開一看,扉頁上居然是“topsecret”。
什么是top,最高級別的機密。
拉里·金猜測這應該是最高級別的機密了。
而后面兩份文件的時間也不是1954,而是1950。
像這類技術資料,具體的蓋章要求取決于文件的分類等級和分發范圍,印章和標記會包括日期、編號和授權機構。
這讓拉里·金一下就確定了這玩意是誰弄來的。
在阿美莉卡,除了那位倫道夫·林之外,沒有任何一位華人能夠弄來如此機密的資料。
他在紐約租的公寓,只用了短短一天時間,就被拉里·金改造成了一間工作室。
整個房間彌漫著膠片和化學藥劑的味道。
也就是他,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同時找來微縮膠卷相機和半自動翻頁機,而且不引起注意。
拉里·金身著深灰色大衣,面容憔悴眼神堅定,站在一臺kodakrecordak微縮膠卷相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