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采用行星式設計的最新設備,同時還配備了時下最先進的半自動翻頁機,能高效翻動書頁。
拉里·金將書籍擺上拍攝臺,相機固定在垂直支架上,鏡頭朝下,將文檔完整平鋪在拍攝臺上,確保頁面平整無畸變。
操作時,他深吸一口氣,打開第一卷,半自動翻頁機輕柔地“沙沙”作響,每頁在鏡頭下清晰呈現。拉里·金全神貫注,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靈活跳動,時而調整焦距,時而按下快門。
另外時不時檢查膠卷幀,確保圖像無誤,額頭滲出細汗卻毫不停歇。最終,任務完成后,他將膠卷小心收好。
光是這個topsecret就讓拉里·金無論如何都得完成任務。
更別說里面的內容了。
其中的topsecret內容,正是阿美莉卡雷達技術的巔峰之作,前提是40年代。
scr-584的完整設計方案,從天線設計圖到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再到用到的電路圖,甚至就連最核心的磁控管技術和伺服驅動算法都有涉及。
這么說吧,這套40年代結合了英格蘭的磁控管技術和阿美莉卡的工程能力,為應對德意志空襲和v-1飛彈威脅而設計的雷達,在當下對華國來說就是雪中送炭。
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來自東南的壓力。
里面的很多技術不僅能夠用在雷達上,還能用在其他方面。
這套雷達是自動跟蹤的雷達,能夠實現75英尺距離精度、1度角精度的精準定位,它的伺服驅動算法就能用到自動火炮上。
盡管這是40年代的雷達,但都沒有出口給某島。
可見其重要程度,蓋topsecret絲毫不奇怪。
而林燃放在電話亭里的,其實不是原件,而是他精心準備的改良版。
基于當下技術點和華國的半導體技術所準備的改良版,無論是精度還是探測準確度都會比原本的scr-584高上不止一籌。
這里的改進主要是基于后世的資料。
其中光是完整版的《mit輻射實驗室系列》在如第1卷的雷達系統工程和第20卷的跟蹤系統中詳細記錄了scr-584的設計思路和改進建議,包括單脈沖、mti和模塊化的早期實驗。
而在貝爾實驗室后來公開的記錄中,討論了對于scr-584采取單脈沖和火控優化的方案,可以用于scr-584后續的跟蹤改進。
2020年阿美莉卡國家檔案館存放的阿美莉卡陸軍信號兵團里關于scr-584的測試報告則涵蓋了輕量化和x波段改裝的建議。
80年代出版的《mit雷達發展史》詳細總結了scr-584的后續改進。
林燃基于上述現有資料,對scr-584原版方案做了包括頻率捷變、動目標指示和側瓣抑制在內的抗干擾能力提高設計。
另外還做了包括單脈沖跟蹤、改進測距電路和多目標切換在內的增強跟蹤精度與多目標能力增強改進。
這套增強版方案,對于當下的華國來說,哪怕一直到80年代都不算過時。
也就是拉里·金不夠識貨,他要是再識貨一點,會發現這套所謂scr-584的技術方案,里面很多內容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現的技術,壓根不是40年代的玩意。
不過光是scr-584和topsecret已經足夠讓拉里·金提高重視了。
拉里·金自從看到第一本書之后,此后他就一直處于高度精神緊繃的狀態。
拉里·金推開診室的門,腳步沉重地走了進來。他的西裝雖整潔,卻掩蓋不了他眼下的黑眼圈和蒼白的臉色。
“科爾布醫生,我是不是沒救了?”拉里·金愁容滿面,內心則是歡呼雀躍。
因為他順利完成了任務,把這套完整的微縮膠卷放到了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