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組長,真登月啊?”
王家瑞弱弱問道。
他們在過去半個小時時間里,其實已經內心做過心理建設了。
從規模、從這陣仗,以及對樓下保安小哥身份猜測來看,王家瑞和劉濟源無論如何都不會認為林教授只是玩玩而已。
但一個數學家,就算他是頂級數學家,過去曾經是航天專業畢業,但要跳出華國航天框架,單獨搞個登月,聽上去還是太過于不現實了。
現實的引力太沉重,地球的引力也同樣沉重。
按照邏輯來說,人類上次登月大約是六十年前,而且阿美莉卡不止完成了一次,是完成了好幾次登月。
結果六十年過去,阿美莉卡沒有辦法做到登月,其他國家也同樣做不到登月。
這是很不合常理的事情。
畢竟各方面都進步了這么多。
這就好比六十年前造個每秒能夠處理大約22.9萬條指令的ibm7090已經是尖端科技了,而現在華國靠自己都能整出來單卡計算在800tflop/s的芯片。
這是純國產,不需要借助外力。
誕生于1959年的ibm7090還用了14000張標準模塊化系統卡呢。
tflop/s這個單位代表著每秒進行1萬億次浮點運算。
火箭、控制系統、算力等方面都大幅度超過了60年代的阿美莉卡。
不說華國,就算是印度,在技術方面都沒有任何門檻。
但就是沒人能再上去,就好像被人為的鎖死在了地球上。
甚至除了華國、阿美莉卡、俄國和印度外,其他國家也不想上去,不感興趣。
正是因為這樣殘酷的現實,才導致王家瑞和劉濟源即便猜到了不是玩玩而已,但也不確定,畢竟登月理性思考沒那么難,媒體營造的直覺卻告訴他們非常難。
nasa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上燒了不知道多少美元。
“叫我李工就好,當然是真的,我一開始來的想法和你也差不多,但隨著逐漸深入到具體工作中去,我越來越有信心能完成登月。”李瑞說。
他感慨道:“這么說吧,關于登月,教授無所不能,真的,你會有種他無所不能的感受。
從火箭、航天器、著陸器的設計到地球軌道、月球軌道的計算,總之你有不知道的就去問教授。
教授會告訴你要怎么做。
教授坐在那就好像一個哆啦a夢里的萬能機一樣。”
李瑞感慨道。
他之前在航天所工作,本所、外部的,包括去民營機構,一般民營企業敢搞航天能拉來投資也是因為有大牛跳出來,這么多年見過的大牛不少。
在這些大牛里,林燃絕對是他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稀有品種。
林燃采用的是非常特殊的結構,核心就是他。
他的管理細化程度能夠到人,再度展現了自己強大的微操實力。
麥克納馬拉要是看到這一幕,肯定會后悔為什么沒讓教授親自跑到百越去指揮美軍。
這樣的管理方式,只有林燃能玩得來,換其他人都會導致整個結構的瞬間崩盤。
“就一般我們對項目管理的理解是抓進度,抓里程碑,總的負責人,他去盯每個模塊的大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