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檢查了入射角數據,確保飛行路徑角為-6.48度,誤差不能超過0.5度。
他低聲說:“角度必須完美,太陡我們會燒毀,太淺我們會彈回太空。”
奧爾德林盯著顯示屏,報讀數據:“滾轉0度,俯仰150度,偏航1度。”
柯林斯確認:“姿態鎖定,系統正常。”
三人重新安裝了發射座椅,固定好安全帶,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重力加速度。
座椅的金屬框架在艙內發出輕微的吱吱聲,提醒著他們即將面臨的劇烈震動。
12月21日12:35edt(16:35utc),指令艙以36194英尺/秒(約合11032米/秒)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正式開始再入。
艙體外,熱盾開始承受5000華氏度的高溫,表面燒蝕材料逐漸熔化,帶走熱量,保護艙內安全。
透過舷窗,宇航員們看到一道熾熱的等離子體光芒,如同火海般環繞著指令艙。
奧爾德林拿起16毫米相機,透過右側舷窗拍攝這壯觀的景象。
“這像是飛進了一顆流星!”他驚嘆道,聲音中帶著興奮。
通信因等離子體屏蔽而中斷,持續約3分45秒。
艙內一片寂靜,只有儀表盤的嗡鳴聲和宇航員的呼吸聲。
g力逐漸增大,達到峰值6.3g,將三人牢牢壓在座椅上。
阿姆斯特朗緊盯著顯示屏,監控著軌跡數據,內心默念:“堅持住,系統一切正常。”
他的身體被重力壓得幾乎無法動彈,但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儀器。
奧爾德林咬緊牙關,感受著胸口的重壓。
他回憶起月球上的輕盈步伐,心中暗想:“從月球的1/6重力到這6倍重力,真是天壤之別。”
柯林斯則專注于反應控制系統,隨時準備手動調整姿態。
他的內心充滿期待:“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家就在眼前。”
控制中心內,林燃也跟著屏住呼吸,盯著屏幕上的計時器。
通信中斷的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
克蘭茲低聲說:“他們應該快出來了。”
林登·約翰遜則緊握椅背,低聲祈禱:“上帝保佑他們。”
在任務時間195小時07分00秒,通信終于恢復。
阿姆斯特朗的聲音從無線電中傳來:“休斯頓,阿波羅11號,我們已通過熱層,一切正常。”
控制室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林燃從克蘭茲手里搶過話筒:“干得好,尼爾!歡迎回來!你們在雷達上,軌跡完美。”
電視直播中,cbs主播克朗凱特激動地解說:“他們穿過火海了!阿波羅11號安全通過再入!”
指令艙繼續減速,任務時間195小時12分08秒,阻力傘展開,艙體感受到一陣輕微的拉力。
奧爾德林報告:“教授,阻力傘已部署。”
此刻負責和他們無線電聯絡的,已經從克蘭茲變成了林燃。
緊接著,任務時間195小時12分56秒,主降落傘打開,艙體在空中輕輕搖擺,緩緩下降。
柯林斯笑著說:“我們像個大降落傘在飄,感覺不錯!”
阿姆斯特朗點頭:“比月球上的跳躍平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