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德林盯著顯示屏,確認速度增量:“速度增加,軌跡正常。”
2分30秒后,發動機關閉,計算機顯示飛船已進入返回地球的軌道。
柯林斯報告:“卡納維拉爾角控制中心,跨地球注入完成。我們正在回家的路上。”
控制室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林登·約翰遜起身主動和林燃擁抱道:“教授,這是阿美利肯的勝利!”
白宮的攝影師成功捕捉到了這一幕,漢弗萊想的是讓照片說話。
雖然他欣賞林燃,但他更看重的是副總統的身份,要是林登·約翰遜滾蛋,他也得跟著滾蛋。
林燃點了點頭:“沒錯。”
他內心在想,這樣的勝利很快會出現在華國,雖然是另一個時空的華國,但這個時空的華國我也相信他們同樣能做到。
印度是玩嘴的,但華國人從來都是玩真的。
指令艙“哥倫比亞”號在茫茫宇宙中劃出一道弧線,帶著奧爾德林、阿姆斯特朗和柯林斯三位宇航員,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最后旅程。
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他們面臨著最危險的挑戰:以每秒11,032米的速度穿越地球大氣層,安全濺落在太平洋上。
卡納維拉爾角控制中心內,大家都有些緊張,這是最后時刻了。
全球民眾則通過電視直播屏息以待,等待這一歷史性時刻的結局。
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前的幾個小時,宇航員們開始執行再入前的最后準備。
指令艙“哥倫比亞”號與服務艙仍通過臍帶連接,服務艙為整個任務提供了推進、電力和氧氣支持。
現在,它的任務已告一段落。
柯林斯坐在指令艙的左側座位,目光掃過控制面板,確認所有系統就緒。
他按下分離按鈕,伴隨著一聲輕響,服務艙緩緩脫離,漂浮在漆黑的太空中。
柯林斯透過舷窗,看著服務艙逐漸遠去。
他低聲說:“再見了,老伙計,你干得不錯。”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這臺機械伴侶陪伴他們穿越了38萬公里的地月之旅,現在卻要獨自留在太空。
阿姆斯特朗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說:“它完成了使命,現在輪到我們了。”
奧爾德林則忙著檢查月球樣本箱,確保47.5磅的巖石和土壤被牢牢固定在艙內。
他打開一個儲物格,取出幾件不必要的設備,減輕指令艙的重量。
“這些石頭可是寶貝,”他笑著對同伴說,“科學家們會為它們瘋狂的。”
任務控制中心的克蘭茲通過無線電確認:“阿波羅11號,卡納維拉爾角,服務艙分離確認。準備姿態調整。”
阿姆斯特朗回應:“收到,休斯頓,我們正在調整姿態。”
他的聲音沉穩,掩蓋了內心的緊張。
他知道,接下來的再入過程將考驗他們的技術和勇氣。
指令艙需要精確調整姿態,確保熱盾面向地球表面,以抵御再入時的高溫。
(成功返回地球的哥倫比亞指令艙)
柯林斯操作著反應控制系統的推進器,艙體緩緩旋轉,熱盾對準了前進方向。
儀表盤上的指示燈閃爍著綠光,顯示姿態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