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清笑了笑,然后說道:“太不可思議了,雖然運載量8噸不算什么,只有獵鷹九號的三分之一,但半年時間實在夸張。”
在交大內部,校長辦公室里,同樣幾個校領導在一起觀看直播。
他們自然也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交大孕育出了一家民營的航天公司,而且這家航天公司的創始人是交大的本科、交大的教授,這聯系是多么緊密。
再加上交大工科強校的傳統,等于是憑空開了個正面buff。
因此在林燃宣布成功,然后說出自己的人生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瞬間。
辦公室里的校領導一邊鼓掌一邊討論。
“林教授干得漂亮,年輕人就是得狂一點,我要是像林教授這么年輕,就又是菲爾茲又是發火箭的,我比他還狂。
我得說自己是世界之王。”
“好,好,好。
林校長,您看是不是和林教授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同步啟動可回收火箭的研發。
畢竟登月成功主要是象征意義,可回收火箭那才是經濟效益和實際的政治意義十足。
對于他和阿波羅科技而言,能夠獲得最大的資源扶持。”
“我贊同老丁的觀點,只要林教授搞定了可回收火箭,那么市面上所有的,我是說所有的做火箭的民營航天企業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為有一家就已經夠了。
阿美莉卡都只培育出了spacex,我們有阿波羅科技也夠了。
國家層面對于民營航天企業的扶持全部都會傾斜到阿波羅科技來。
其他民營航天企業,要么轉型做上下游配套的供應商,要么做其他細分領域,像太空旅游、電子衛星之類的去。”
“等林教授回學校我會好好和他溝通一下的。”林中清也覺得這一說法很有道理。
在他們看來,數學大師去做可回收火箭有著天然的優勢。
而從燃燒一號半年搞定來看,大概率林燃掌握了一種新型的模擬方法,這種模擬方法能夠避開大量現實世界測試,靠計算機模擬就能夠完成測試。
那這同樣意味著,研究可回收火箭也會事半功倍。
“下次申海教育系統開會的時候,老林咱們可是能好好在復旦面前秀一下了!”
“是啊,復旦數學強歸強,一直說什么國內高校第二,比水木還強,可你們有本土培養的菲爾茲嗎!”
“別說了,我和他們副校長去開防控安全會議的時候已經炫耀過了。
他們說什么十年內復旦要培養自己的菲爾茲獎得主,我就笑笑不說話。
十年內,我們都已經成為國內第一所登上月球的高校了!”
“哈哈哈哈”
“林校長,得和林教授提一下,到時候登月的時候記得把交大的旗幟也帶上月球。”
“是啊,林校長,您下次去衡山賓館匯報工作的時候記得把這個好消息和老領導說,他肯定會特別高興。
和這次的燃燒一號同級別,同運載量的長征二號f火箭就是在他任期內研發成功的。
現在交大學子又自研成功了和長征二號f功能類似、運載量類似,在設計上更先進的火箭。
長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好事!”
對申海交大而言,這是一等一的好事。
這么說吧,不考慮登月有沒有可能成功,光是自研中型火箭,已經足夠振奮人心,在國內那是絕對的蝎子拉粑粑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