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受到過無數質疑,一年半登月到底是不是又大話,是不是為了拉投資編造的謊言,我們無數次解釋,但現在不需要再解釋,事實就擺在眼前,我們做到了!
在華國航天的指導下,我們是全球首個登月的機構,即將再次把人類的腳印刻在月球上!
同時我也要說,深度參與此次阿波羅登月工程的申海交大,就是申海no1!”
彈幕清一色的6和淚目。
此刻同濟的學生群里群情激奮:
“不是,我們一個個的到工廠里打螺絲,搞組裝,現學焊接,幫忙調試3d打印設備,參與發動機制造,現在就他們交大深度參與?”
“是啊,@木子成舟,李導,不是,你得給學校反應啊,學校得向阿波羅科技提出嚴正抗議!什么叫交大深度參與,我們打螺絲的校友就不是深度參與是吧!”
“申海no.1我們就不去爭了,我們和復旦爭爭no.2挺好的,可這深度參與可不能讓交大給獨占了。”
同濟校友,尤其是去實習過的,知道有實習這回事的,都紛紛在微信群里開麥,表示這直播間的主播太不夠格了,怎么能完全不提我們同濟的貢獻呢!
此刻,在交大校長辦公室,陳杰、金利和林中清一起在看直播。
在成功的那一刻,金利弱弱道:“老林啊,我說其實打螺絲也挺好,我們復旦也可以打螺絲。”
林中清笑而不語,陳杰則很是得意,心想看見沒,打螺絲的機會都要爭取。
著陸后,林燃和奧爾德林相視一笑,松了一口氣。
林燃說:“我們做到了,巴茲。”
奧爾德林回應:“是啊,教授,這真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通過舷窗,他們看到月球表面的灰白色土壤、遠處的環形山和寧靜的平原,一切顯得神秘而壯麗。
林燃通過通訊器向韋旭航報告:“旭航,我們安全著陸了,你那邊怎么樣?”
韋旭航在指令艙內回答:“一切正常,指令艙,干得好!我在軌道上等著你們。”
他內心很是羨慕。
隨后林燃檢查系統狀態:“壓力正常,電力穩定,無泄漏。”
“地面平坦,適合eva。”
他們開始執行著陸后程序,為艙外活動做準備。
任務進行到第104小時,get104:00:00,林燃和奧爾德林在登陸艙內開始eva準備。
全球起碼有超過五億民眾在等待著林燃出艙的直播畫面。
從亞洲到歐洲到美洲,全球的華人都在翹首以盼。
除了華人外,還有不少外國人也在等待著直播。
這是屬于全人類的時刻。
病毒的流行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觀看人數的提升。
他們穿上飛天宇航服,這種宇航服參考阿波羅a7l設計,采用白色多層材料,點綴紅色條紋,胸前繡有中國國旗和任務徽章。
宇航服配備便攜式生命支持系統,提供氧氣、冷卻和通信功能,重量約85公斤,但在月球1/6重力下感覺較輕。
林燃幫助奧爾德林連接plss背包,檢查密封圈:“氧氣接口鎖定,密封正常。”
看著身穿華國國旗標志宇航服的奧爾德林,再回想起60時空,林燃站在更衣室里,對方穿著星條旗的宇航服,希望能在執行任務前和自己有個擁抱。
林燃此刻內心感慨萬千。
穿好宇航服后,他們逐項測試plss功能。
林燃通過耳機測試通信:“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艙eva準備,通信測試,聽到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