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控制中心回應:“登月艙,信號清晰,準備進行eva。”
林燃檢查冷卻系統:“水循環正常,溫度22攝氏度。”
然后確認氧氣供應:“氧氣壓力5psi,預計支持3小時。”
韋旭航從指令艙發送支持數據:“登月艙,csm系統正常,隨時中繼通信。”
林燃回應:“收到。”
get108:50:00,林燃打開減壓閥,艙內空氣通過排氣口緩緩排出,壓力從5psi降至0,過程持續約5分鐘。
儀表盤顯示壓力歸零,林燃說:“艙內壓力零,準備開艙。”
二人都深吸一口氣:“好了,巴茲,歷史時刻到了。”
林燃讓出位置,讓奧爾德林先走。
奧爾德林不動了:“教授,你先出去。”
林燃疑惑道:“巴茲?”
奧爾德林說:“教授,如果是五十年前的我,會毫不猶豫地先邁出去。
但已經年過九十的巴茲,意識到,名和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月球這件事本身。
教授,感謝你,在這段過程中,我反反復復思考我的人生,尋找我人生的真正意義。
我比很多人都更幸福,我能夠在人生的最后時刻,尋找到生命的意義。
教授,你先請。
兩次都是第二出艙,歷史同樣會記住我的。”見林燃沒有反應,奧爾德林又補充了一句。
直播間里:“登月艙即將開始eva!燃神和巴茲正在減壓艙內,準備打開艙門,大家千萬別錯過!”
get108:55:00,林燃拉動繩索,激活登月艙下降級上的模塊化設備儲物組件。
一架高分辨率電視攝像機自動展開,對準艙門,準備記錄歷史性時刻。
攝像機通過無線信號將畫面傳回地球,清晰度遠超阿波羅11號的黑白影像。
林燃確認:“文昌控制中心,攝像機已部署,畫面傳輸正常。”
控制中心回應:“收到,畫面清晰,此刻全球都在觀看。”
林燃小心打開艙門,月球表面的壯麗景象映入眼簾:灰白色土壤、遠處的環形山和深邃的黑色天空。
他爬出艙門,站在登月艙的前平臺上,環顧四周,隨后他抓住梯子,緩緩下降,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在梯子底部,他停頓片刻,凝視月球表面,然后輕輕踏下,腳印深深嵌入細膩的土壤。
他通過通訊器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不會成為阿波羅科技的一大步,更不是什么人類的一大步。
等到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把腳印印在月球上的時候,那才是人類的一大步。
阿波羅科技會做到這一點,會把月球打造成,人類邁向宇宙的前哨基地。
而不是像過去阿波羅登月后,人類時隔五十二年都沒能踏上月球土壤那樣。
我們會賦予月球更具現實意義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航天符號!”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