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這玩意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得看對象。
很多區域強國從來不講格局,也活的好好的。
但對旨在問鼎的國家來說,格局那就相當重要了。
如果不是馬歇爾計劃和柏林空投,歐洲也不至于對阿美莉卡忠心耿耿這么多年,后人都是在揮霍前人留下的政治遺產。
但這政治遺產就是如此豐厚。
如果不是蘇俄經互會對中亞、東歐的扶持,俄國壓根混不到上三常的名號,一直要到2022年外界才對他們祛魅。
對于這極少數國家,格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華國登月雖然是民間行為,但對于外界來說,這壓根就不是什么民間行為。
哪怕對華國民眾來說,大家也不認為這是單純的民間行為。
最開始要帶上去的是b站的小電視、申海交大的校旗和以及國旗。
后來隨著華國航天的深度參與,大家商量之下,把前兩者都給換了,最后定下來,我們這次除了是我們在航天史上的一次突破外,我們還得致敬。
當然,華國航天提出的是,我們得把nasa旗幟帶上去,既然都打臉了,那就打的更直接一點。
你自己上不來,沒辦法把自己的旗幟插在月球上,我們來幫你。
作為冷戰活化石,全球能比林燃更了解冷戰來龍去脈、細枝末節的一個都沒有,哪怕是白宮里坐著的那位,60年代的時候也只是不知名的小卡拉米,而林燃已經是橫跨白宮和克里姆林宮的大佬,連總統都沒辦法動搖他的地位。
林燃提出要把蘇俄航天局的旗幟也給帶上去,致敬60年代雙方為人類航天做出的貢獻。
林燃內心想的還包括了,60時空的時候是國旗,在這個時空,我幫你們把nasa和蘇俄航天局的旗幟給插上去。
至于b站和交大,能說半個不字嗎?
這一幕隨著視頻,傳到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傳播效應。
歷史和現在交織在一起,產生了奇妙的共振效應,讓整個登月的意義再上了一個臺階。
“我沒有經歷過冷戰,更沒有觀看過阿波羅登月的直播,但我年輕時候對那個黃金時代一直都心生向往,兩個不同陣營的超級大國之間比拼的是誰先走出地球,放在今天來看,這是多么的美好。
長大后,生活的重擔讓我逐漸忘記了人類還存在過那樣美好的黃金時代,讓阿美莉卡重新偉大起來的口號,說的是60年代,但沒人會提起蘇俄,會提起這個我們曾經最大競爭對手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壓力。
這樣的巨大壓力讓政客們不敢在國會預算中肆意妄為,因為他們一旦肆意妄為,比如越戰,蘇俄的壓力就會直接而又迅速體現在各個方面。
我們忘記黃金時代太久太久,忘記人類本來早在52年前就已經踏上過月球的土壤,忘記我們已經被困在地球上,關于月球和火星,只是美好的愿望。
在看這家名為阿波羅科技的華國公司進行登月的過程中,我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看到nasa和蘇俄航天的旗幟在月球上佇立的時候,我淚流滿面,從來沒有如此懷念過那個黃金時代。
非常感謝華國成為我們的對手,阿美莉卡人和阿美莉卡政府都應該覺醒!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去月球的路不能只有華國人的身影。”
阿美莉卡的推特熱搜,排名第三的就是#阿美莉卡應該覺醒。
第二的是#奧爾德林登月。
“看到奧爾德林登月,一名已經年過九十的老人,還能有如此雄心壯志,還有完成登月的體魄和精神,真的很難想象,他已經超越了時代本身,成為了登月的象征。”
第一則是#奧爾德林演講。
關于奧爾德林演講全文和視頻在推特上被傳播的到處都是,馬斯克帶頭轉發。
馬斯克作為南非移民,一直屬于打心眼里看不起紅脖子,覺得這幫人費拉不堪。
“good”
“奧爾德林博士說的太精彩了!”
“我將以個人名義給奧爾德林博士1000萬美元作為獎勵!”
其實到這里,就已經充分表明了馬斯克的態度,他的觀點和奧爾德林一致。
他覺得還不夠,大概過了半個小時之后,馬斯克又來了個長篇大論:
“奧爾德林博士說的非常好,他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他不但指出了華盛頓政客們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指出了阿美莉卡民眾存在的問題,我為阿美莉卡還存在這樣的愛國者感到由衷的高興。
政客們存在的問題已經有太多人在說,從傳統媒體到各類kol都在討論,我也沒有更多更好的觀點,關于阿美莉卡民眾這一點,我有很多想說的。
同樣的崗位,制造業招人遠比服務行業招人要更加困難。明明我們的勞動力參與率在高位運行,但所有州的制造業都顯示缺人,奧爾德林博士的話揭開了阿美莉卡殘酷現狀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