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贊同他的觀點,民眾們也應該要進入制造業。”
(進廠打螺絲的阿美莉卡人)
奧爾德林疊加馬斯克的激烈發言,讓整個輿論在社交媒體上迅速擴散。
“馬斯克說得太對了,阿美莉卡需要停止抱怨,重振60年代的奮斗精神!”
“馬斯克靠政府補貼發財,卻叫我們懶惰?億萬富翁的虛偽嘴臉。”
“馬斯克贊揚阿美莉卡,卻貶低美國,他到底站在哪一邊?為了特斯拉的生意嗎?”
“他關于政客腐敗的說法有道理,但把所有民眾都叫‘廢物’太離譜了,制造業回流是個復雜問題,不是簡單地讓人們去工廠就能解決的。”
“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正在推進,他這話有點夸張,spacex的成功不就是因為nasa的合同嗎?他怎么好意思批評?”
但以反對聲為主,沒人喜歡被指責,尤其是被億萬富翁指責,你這么富了,指責我們不肯吃苦,我們吃苦為了你的企業和利益?
雙方之間的矛盾天然就不可調和。
此時反而奧爾德林說了什么變得不重要了,因為馬斯克親自跳進輿論場和民眾廝殺起來。
而在華國,登月只完成了一半。
還有剩下一半就是回到地球,還沒有完成。
大家仍然在觀看直播,哪怕直播畫面里只有模擬動畫。
但大家希望能夠聽到登月艙和指令艙順利完成對接的消息。
任務進行到第112小時10分鐘,林燃和奧爾德林在“登月艙”內完成eva后,整理裝備,確保20公斤月球樣本安全存放在密封容器中。
另外則需要檢查上升引擎、導航計算機和反應控制系統。
林燃逐項核對:“aps燃料壓力正常,推力3300磅,導航系統在線。
氧氣充足,壓力5psi,艙內溫度22攝氏度。”
檢查完之后,林燃說道:“巴茲,接下來是關鍵時刻,我們準備回地球了!”
“準備起飛。”他通過通訊器報告:“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艙準備上升,請求許可。”
控制中心回應:“登月艙,同意上升。”
韋旭航在指令艙內監控軌道:“登月艙,csm軌道穩定,隨時支持交會。”
林燃回應:“收到。”
get112:32:40,林燃啟動分離序列,引爆爆破螺栓,伴隨“砰”的一聲,上升級與下降級分離。
下降級留在月球表面,成為這次登月的永久紀念碑。
林燃說:“分離成功,準備點火。”
get112:33:00,上升引擎點火,推力3300磅,登月艙震動,緩緩升離月球表面。
舷窗外,靜海的灰白色地形迅速遠去。
“高度100米,上升速率10米/秒。”
“姿態穩定,roll0°,pitch90°。”
二人感到輕微推力,身體被壓向座椅。
燃燒持續約7分鐘,引擎將登月艙送入約17x85公里的橢圓軌道。
林燃報告:“引擎關閉,軌道參數17.1x84.9公里,誤差0.1海里。”
文昌控制中心的指揮官內心松了一口氣:“完美燃燒,指令艙,登月艙已進入軌道。”
直播間里:“登月艙成功起飛!宇航員從月球表面升空,進入軌道,準備與指令艙交會!”
get112:40:00,登月艙進入軌道后,準備與指令艙進行交會。
韋旭航在指令艙內操作導航系統,調整軌道,確保與登月艙同步。
他通過雷達鎖定登月艙:“距離5公里,接近速度2米/秒。”
林燃啟動程序p32,也就是同橢圓序列啟動,調整“登月艙軌道至與“指令艙接近的同橢圓軌道。他報告:“p32執行,軌道調整中。”
奧爾德林則在監控雷達:“距離3公里,delta-v10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