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章緊盯著控制數據,格柵鰭的響應時間在80毫秒內,算法實時調整火箭姿態。
“高度50公里,速度1.5公里/秒,進入大氣層。”
突然,屏幕上的遙測數據閃爍了一下,信號短暫中斷。
“遙測丟失!”通訊官喊道。
李瑞心跳加速,老天別玩我啊,軌道測試就出問題,連帶著交大的通信衛星一起爆炸,自己不至于背鍋,但也絕討不了好。
“怎么回事?立刻恢復!”他命令,試圖保持冷靜,他的腦海中閃過最壞的可能:信號丟失可能導致第一級失控。
“切換到備用頻道!”通訊官迅速操作,幾秒后數據流恢復:“遙測恢復,可能是高空電離層干擾。”
李瑞緩緩吐出一口氣:“繼續監控,別再有意外。”
第一級繼續下降,格柵鰭應對一陣突如其來的側風,略微偏離軌跡。
“格柵鰭正在補償,調整控制參數。”肖章報告,他的算法迅速調整,軌跡重新對準。
“高度10公里,速度800米/秒,準備進入燒結。”
“啟動進入燒結,三臺發動機點火,節流閥調至50%。”李斌下令。
進入燒結是軌道測試獨有的步驟,用于減緩第一級在高空高速下降時的熱負荷。
“進入燒結完成,高度1公里,速度300米/秒,準備著陸燒結。”
“啟動著陸燒結,中心發動機點火,節流閥調至70%。”李斌繼續指揮。
“高度500米,200米,50米……”
“著陸!”
屏幕顯示第一級穩穩落在發射臺中央,著陸腿牢牢支撐住火箭。
控制室沉默了一瞬,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第一級著陸成功!精度32厘米!”王磊興奮地報告,他調出著陸數據,顯示火箭幾乎完美落在預定位置:“比上次數據還要更精準!”
“發動機狀態呢?”李瑞追問道。
“所有發動機正常運行,無異常波動。熱保護系統有些燒蝕,但可修復。”李斌略帶得意回答道。
李瑞點點頭,轉向第二級的數據:“第二級情況如何?”
“第二級已達軌道速度7.8公里/秒,高度350公里,軌道傾角28.5度。”通訊官報告:“準備載荷部署。”
“執行載荷部署序列。”李瑞下令,屏幕顯示第二級的載荷艙門打開,先鋒號被彈出。
“載荷分離確認,衛星信號正常!”李瑞看著屏幕上顯示衛星狀態的符號說道:“太陽能板已展開,通信模塊在線。”
控制室再次爆發出歡呼,他們做到了,第一級成功回收,載荷成功入軌,比獵鷹九號順利多了。
“檢查著陸精度和結構狀態。”李瑞裝作冷靜地說,試圖掩蓋內心的激動。
“著陸精度在目標點32厘米,熱保護系統和發動機狀態良好。”王磊報告。
李瑞轉向團隊。“干得好,今天我們創造了歷史,但這只是開始,按照模板整理一份報告,我需要立刻向教授報喜!”
順利完成后第一件事是什么?肯定是報告領導啊。
別拿民營企業的領導不當領導。
大家都很清楚,在阿波羅科技,林燃就是不可替代的那個,甚至權威程度要比互聯網的創始人還要更強。
杰克馬有可能遠走海外,東子能消失不見,但在阿波羅科技,林燃是不可或缺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