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這一行人沒這么快走,他們回去簡單商量之后由瓦連京和林燃達成了初步的口頭協議。
他們這次來,還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參觀燃燒一號改的月球發射任務。
“教授,我還是不太理解,為什么你們會采取如此激進的策略,直接選擇全自動發射的方式,讓燃料艙采取自動駕駛的方式完成從軌道切換到著陸的全過程。”
瓦連京在聽完李瑞的介紹后,臉上寫滿了震驚。
因為這次燃燒一號改發射的命名為吳剛0001的燃料艙目的是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邊緣。
9999個吳剛伐桂沒見過吧?
這個地方也是nasa為阿爾忒彌斯計劃選定的13個最佳著陸點中,最好的那個。
因為如果你想要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而且還想把該月球基地從小慢慢擴大,擴大到大型基地。
那么水、陽光就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月球南極被認為是建造永久性、可擴展基地的理想地點,它同時包括了永久陰影區域,永久陰影區域包含水冰,水冰可以通過電解分解成氧氣和氫氣,同時水也是月壤改造成混凝土的必備資源了。
而在沙克爾頓隕石坑邊緣,這里邊上就是陰影,然后這個地方又有著近乎永久持續的陽光。
簡單來說,基地需要靠近有持續陽光的區域以維持電力,同時靠近陰影區域以獲取水冰,這兩者在沙克爾頓可以兼得。
這個地方由來自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月球地質學家們、nasa南極場址分析和規劃團隊花了十多年時間才選出來的。
(具體花了多少美元,這個沒找到資料)
現在老中要先上去了。
在大眾輿論里沒有怎么樣,但在專業人士看來,比復刻阿波羅登月還要更牛頭人一點。
畢竟阿波羅登月,你好歹自己上去了,沙克爾頓屬于是你搞半天,選半天,信誓旦旦說自己2020年要登月,要在沙克爾頓隕石坑邊上建小型基地,說這個地方怎么怎么好。
在nasa月球選址團隊給nasa的報告里,一共選了13個位置,吹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哪哪都好,其中沙克爾頓是被吹的最狠的那個。
(沙克爾頓隕石坑邊緣(左側)和從左中部延伸至右上方的沙克爾頓-德杰拉許山脊的斜視圖。
南極位于沙克爾頓隕石坑邊緣那個小巧、尖銳、明亮的隕石坑附近圖片左側,距底部約25%。
山脊線長約14公里,nac編號為m1348682369lr,圖源自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就好像,你天天和你兄弟說隔壁班女孩多好看多好看,說高考完一定要追他,高考完帶著鮮花和手寫信,結果發現女孩坐在你兄弟自行車后座,能不破防才怪呢。
現在老美那幫航天愛好者們就是這個心情,這回的航天器登月刀刀都是真實傷害。
“其實從技術角度,我覺得只要自動駕駛的規則設置的好,自動駕駛比我們在地球進行操控要更加靠譜。”林燃說,“你別忘了,我同時還是人工智能專家,是數學精通的人工智能專家。”
瓦連京默然,對方都不只是數學精通那么簡單了。
“可你們目前還不知道沙克爾頓隕石坑的情況,難道讓吳剛自己判斷嗎?”瓦連京接著問道。
發射無人航天器到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實現軟著陸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
這么說吧,之前沒人成功過。
沙克爾頓隕石坑就更難了,內部處于永久陰影中,外部邊緣則有近乎持續的陽光,這導致光照條件極端,會影響導航。
林燃解釋道:“靠通信然后地面操作的方式更危險,你要考慮到陰影區的溫度極低,會對航天器的電子設備構成影響。
不如交給飛行器自己去判斷。”
林燃心想,其實第一次能不能成功,沒那么重要。
哪怕墜毀了都沒事。
只要吳剛0001能夠到沙克爾頓隕石坑,那么我利用門上去,到廢墟里面部署一套計算設備和通信設備,然后通過這套計算設備,和登月航天器連接后,由月球上的計算中心來提供計算能力,進行自動導航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