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被錄臉,試圖把鍋甩給v。
前情提要:槍是從蘇俄人手里拿的,林燃在現場留了一個大大的v。
一家不起眼的、名為《聯合新聞》的獨立通訊社,率先發布了一則簡短但爆炸性的報道:“埃德加·胡佛,死于蘇俄之手?”
這則未經證實的報道,像火星落入了干涸的火藥桶。
當《聯合新聞》的報道在電波中傳開時,整個阿美莉卡媒體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
各大媒體的編輯部都瞬間沸騰。那些沒有拿到錄像帶的記者,紛紛打電話到《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等巨頭公司求證,但得到的回應都是沉默。這種沉默本身,就成了一種確認。
主流媒體的頭條,從討論“和平的曙光”,瞬間轉向了“戰爭的幽靈”。
《紐約時報》的頭版大標題變成了《胡佛之死:和平進程蒙上陰影》,措辭謹慎,但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真相的追問。
《洛杉磯時報》則更加激進,直接在社論中質問:“這是莫斯科的最后通牒嗎?華盛頓將如何回應?”
地方小報更是毫不掩飾地煽動阿美莉卡人的情緒,頭條上赫然寫著“蘇俄人的血債,必須血償!”
電視臺在反反復復播放那段錄像帶。
整個國家的情緒,從對和平的渴望,迅速轉向了憤怒、恐懼和復仇的欲望。
反戰游行的隊伍被“向蘇俄宣戰”的呼聲所取代。
“真是糟糕的一天。”珍妮的心情很糟糕,昨天還在為教授帶來的和平而振奮,今天就變成了為地球的明天而擔憂。
她已經嗅到了戰爭一觸即發的味道,而且這次的戰爭不是那么簡單的戰爭,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
“我相信白宮會克制的。”林燃輕聲道。
珍妮搖了搖頭:“不,教授,你不知道,雖然我很不恥胡佛在很多事情上的所作所為。
但他絕對是阿美莉卡政界的傳奇人物,也是一個象征性的存在。
他的神秘死亡,被確認為蘇俄所為,會引發巨大的國內政治地震。
反g的鷹派力量會立刻利用這一事件,將和平談判描繪成對蘇俄軟弱的表現。
他們會要求對蘇俄采取強硬報復,而越戰的持續,將成為對蘇俄施壓的直接手段。
像約翰·摩根這樣的戰爭獲益方會在背后推動戰爭繼續。
胡佛之死會被宣傳為蘇俄對阿美莉卡主權的公然侵犯和冷戰的直接升級。
公眾輿論會從渴望和平迅速轉向支持對蘇俄及其盟友采取軍事行動。
這是無法被忽視的巨大事件。
白宮哪怕再想和平,再想停止戰爭都做不到。
任何與北越達成的和平協議,都將在政治上變得不可接受。
白宮將不得不放棄或至少無限期推遲和平談判。
因為很簡單,北越是蘇俄的盟友。”
電視機里,胡佛別墅外重新圍起的警戒線,而媒體的報道則將蘇俄人描繪成潛入阿美莉卡心臟的刺客。
珍妮凝視著電視畫面,憂傷道:“尼克松總統會面臨和林登·約翰遜總統相同的窘境。
他著名的狂人理論是基于對蘇俄的威懾。
蘇俄已經采取了如此大膽的行動,尼克松將面臨一個兩難的局面:要么真的采取行動,導致全面戰爭;要么被視為虛張聲勢,從而失去政治資本。”
狂人理論:讓蘇俄以為他愿意采取任何行動,包括核打擊。
而蘇俄都把你胡佛當眾處決了,還是大使親自帶隊去處決的,你能干嘛?敢干嘛?
狂人理論破產,這對尼克松而言,是他信譽摧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