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克里姆林宮的電話鈴聲劃破了寧靜。
列昂納德的辦公桌上,電話的紅色光芒閃爍不停。
接通后,聽筒里傳來駐華盛頓大使多勃雷寧急促而混亂的聲音。
“列昂納德同志,情況失控了!胡佛死了,我們的大使館被聯邦調查局團團圍住。
我們被指控是被我們的人干的!
v給我們設下了陷阱!”
多勃雷寧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在瀕臨崩潰。
列昂納德的眉頭緊鎖,他的臉色陰沉如暴風雨前的天空。
“什么胡佛?什么圍住?說清楚!”
多勃雷寧語無倫次地匯報了事情的經過。
電話那頭,列昂納德沉默了。
他當然知道“v”的存在,蘇俄能控制胡佛,完全得益于v。
他們也一直想找到v。
“你個白癡!”列昂納德怒吼道,“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你們都出現在了犯罪現場!你們為自己、為我們整個國家制造了一個天大的把柄!”
其實當時多勃雷寧就通過外交信件給他報告過此事,他震怒是因為居然能被拍到。
最讓他無法理解的是,你的正臉居然能被拍到?
不是夜晚嗎?不是深夜嗎?不是漆黑一片嗎?
他命令多勃雷寧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否認指控,并將所有責任推給阿美莉卡內部的權力斗爭。
列昂納德知道,現在不是承認真相的時候,因為這會立刻引爆一場無法控制的全面戰爭。
華盛頓,白宮,尼克松和基辛格正在橢圓形辦公室里討論和平協議的最后細節,整個氣氛很是輕松,約翰遜做不到的,我一上臺就要做到了。
我上臺,24小時內就能結束越戰,尼克松已經后悔為什么沒有在選舉的時候喊出這樣的口號。
突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們闖了進來,他們的臉上寫滿了震驚和恐懼。
“總統先生,出大事了,”一名官員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胡佛死是被蘇俄人殺的!v的錄像帶清晰的記錄下了多勃雷寧的臉。”
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他們看到了那盤錄像帶,也看到了蘇俄大使館一行人前往現場的畫面。
基辛格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各種可能。
為什么?
為什么偏偏是在馬上要簽和平協議的這個時間點被公布?
v到底是誰?
現在他不認為v是蘇俄的人,蘇俄人不會希望戰爭繼續。
基辛格知道和平協議簽不了了,越戰要繼續了。
尼克松臉色難看是因為,他對前不久胡佛被殺,抗議的人群把白宮團團圍住在外面喊“約翰遜下臺”記憶猶新。
現在如果他還繼續綏靖的話,那外面得喊尼克松下臺了。
“幫我喊教授來。”
在這樣關鍵的時候,尼克松選擇相信林燃,而不是基辛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