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揮中心,宇航員們緊張地監測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
他們需要精確地計算出與月球的會合點,然后進行多次點火,以確保他們能以完美的角度和速度,與月球進行對接。
這個過程,阿美莉卡已經做過無數次,但對蘇俄的宇航員來說,絕對是一次挑戰。
畢竟上一次做這個變軌還是在五年前。
具體數據不一樣,宇宙飛船不一樣,人也不一樣。
在太空中,宇航員們進行了多次點火。
他們像一位優秀的舞者,在太空中跳著最精密的舞蹈。
每一次點火,都讓他們的軌道更加精確,距離月球更近。
最終,當他們完成最后一次點火時,他們知道,他們已經成功地進入了月球軌道。
他們成功了。
當n-1火箭成功進入太空后,整個莫斯科都沸騰了。
在克里姆林宮,列昂納德激動地站了起來,他緊緊地擁抱著身邊的官員們。
他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
他們在等待著最后的好消息。
那就是登月成功。
在克里姆林宮前的講話臺已經搭好。
當宇航員踏上月球的那一刻,他就要到講話臺上去發表講話。
此刻,無論是克里姆林宮的官員,還是莫斯科的民眾,又或者是西伯利亞的民眾,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成功那一刻的到來。
當n-1火箭成功完成最后一次變軌,進入月球軌道時,它的身軀在月球灰色的地表上投下巨大的陰影。
在火箭的內部,兩名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維克多·戈爾什科夫,正在進行最后的準備。
他們的任務是,駕駛著名為月球號的登月艙,從n-1火箭上分離,獨自降落在月球表面。
“月球號”登月艙的設計與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登月艙截然不同。
它更小,更輕,也更簡陋。
這是因為n-1的載荷只有土星五號的三分之二。
艙內充滿了各種儀表和按鈕,宇航員們緊張地監測著每一個數據。
“莫斯科,我們準備好分離了,”列昂諾夫的聲音從無線電中傳來,盡管他知道,對方聽不到,但他依然保持著與地球的聯系,“我們正在進行最后一次檢查。”
在他們完成所有檢查后,咔噠的聲音響起,這是登月艙與指令艙分離的聲音。
是的,蘇俄用的也是阿波羅登月的技術路線。
著陸,是整個任務中最危險的環節。
戈爾什科夫負責駕駛登月艙。
屏幕上,顯示著月球表面的實時畫面,充滿了各種隕石坑和巨石。
“降落速度每秒五米,”戈爾什科夫的聲音很平靜:“高度五百米,燃料剩余百分之四十”
緊張的時間已經過去。
在地球上,socialis陣營的民眾都在電視機前屏住了呼吸。
雖然看不到來自月球的直播畫面。
但蘇俄官方的電視臺有做模擬動畫,包括也有新聞主播的講解,來告訴民眾,我們現在進行到了哪一步。
民眾們能看到,登月艙的動畫正在緩緩下降,它就像一個巨大的金屬蜘蛛,在月球表面尋找著陸點。
當登月艙距離月球表面只剩下幾十米時,一股強大的反推力將它穩穩地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