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把貝索斯打造成道德標兵,重點強調這是對生命負責的行為。
在華國,“藍色起源林燃”、“太空營救華國人才是主角”、“鵲橋營救”這三個詞條分別占據了微博排名的前三。
阿波羅科技的官方賬號,更是緊急制作了3d動畫,來向華國網友解釋,藍色起源所遇到的困境,以及他們的營救方案。
所以大家知道,這次是由鵲橋負責營救。
“之前不是有黑子鵲橋沒用嗎?有可回收火箭之后,搞太空電磁軌道是多此一舉。
現在人呢?這是不是用處?沒有太空電磁軌道,我們怎么可能常態化部署飛船在月球上?又怎么可能能立刻完成救援?”
“他們的意思不是太空電磁軌道多此一舉,他們是跟著狗哨在起舞,你們沒發現,外網圍繞月面鋼鐵之龍炒作的最多的就是太空軍事化嗎?
國內這幫跟著起舞的公z純粹是跟著外網起舞,外網怎么,他們做一道本土化處理就在國內開始狗吠了。
現在鵲橋要去救阿美莉卡人了,我想反問一下到底有沒有用?我們到底是把太空武器化了,還是秉持國際主義精神進行援救?出來話!”
“我一直覺得鵲橋這個名字實在是不妥,月面鋼鐵之龍可以叫鵲橋,畢竟它的樣子像橋。”
“我聽貝索斯的意思是,他們只付了成本費用,燃神能不能別這么大度?為什么不抓住這個機會狠狠宰老美一把?換我,我起碼得收個三十億美元,一個人10億美元不過分吧?”
“國內的導演什么時候能翻拍一下這次的太空救援?這不比你們拍的那些破爛題材燃多了啊?還問為什么電影沒人看,因為你們拍的題材爛、內容爛,還沒現實里發生的事情爽,鬼才會去看呢。”
“還是別翻拍了,我不信國內這幫導演能演好這個故事。尼瑪到時候鏡頭最后是黑人女宇航員和白人男宇航員在返回地球的鵲橋里接吻的畫面,老子會惡心死。”
“還真是,如果不是郭帆來拍,換其他導演,我估計他們能把重點放在男女宇航員的愛情故事上,把華國太空救援當成背景板。”
華國網友同樣討論熱烈,這可是華國充當主角。
并且這是多重復雜情緒和國家敘事的集中爆發。
技術反超的具象化,“西方神話”的破滅,當然這破滅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只是這次的破滅和好萊塢電影中扮演救世主形象的都是白人,形成了過于鮮明的對比。
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在太空探索、人道主義和高科技領域所構建的領先神話。
最后就是基建狂魔的延伸。
過去華國基建狂魔,反對者一直聚焦于大基建時代各國都有,這沒什么大不了,阿美莉卡、霓虹的大藏省過去都經歷了這個時期。
那么現在呢?以月球電磁軌道為象征的“太空新基建”各國也有嗎?
華國獨一無二的低成本、可重復月球運輸體系,給華國人帶來的自豪感是無與倫比的。
就像星艦的夾筷子回收,能讓華國關注此事的網友感到挫敗感,感受到和阿美莉卡在航天領域還有很大差距。
但正常的華國網友,對于這件事的感受,是能做到,只是需要時間,我們需要五到八年時間來追趕,我們早晚也會有自己的可回收火箭,早晚能搞定星艦。
阿美莉卡網友不一樣,經歷過加州花數百億美元高鐵只修了一公里的事件后,他們看到月面鋼鐵之龍后的第一反應就是,阿美莉卡永遠也做不到。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
在reddit和推特上,網友的評論出奇地一致,不是“我們應該造一個更好的”,而是帶著一種沉重的自嘲:“我們永遠也做不到了。”
這種集體的悲觀情緒,源自于一種痛苦的近距離聯想。
那就是加州高鐵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