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賈后露出一個怪異的微笑,她撫摸著貓背的絨毛,徐徐說:“不管怎么說,亂子總算是結束了,今日的宴席只是一時的,將來勞煩諸位才是長久的,這一日死了這么多人,可朝廷還有很多事需要人去做,還望諸位不辭辛勞才是。”
話音一落,眾人立刻聽出韻味來了,這是要進行一個非正式的論功行賞了,但也沒什么區別,畢竟眼下的朝堂里已經沒有了她的敵人,她說什么,以后就是什么。于是大家也都露出輕松的笑容來,雖然只是眼神交流,快活的氣息就已經充斥在東堂內。
他們都說:“豈敢辜負皇后!”
“那我也就煞煞風景了。”賈后對于如何善后處置,心中早已有腹稿,此時吩咐起來,自然也是行云流水,但每一個任命也都有據可循。
首先是處理禁軍,在這次事件中,皇宮幾乎只憑借一張騶虞幡就平定了叛亂,這當然不是說騶虞幡有多么神奇的威力,也不是賈后在禁軍中有多么高的威信,這一切都源于王衍對賈后的支持。
這位士族領袖,雖然在平日無所事事,只是品第人物推舉人才。但幾乎半數以上的士族子弟,都是走他的關系來抬高聲望的。所以在士族子弟極多的禁軍中,王衍也擁有極高的號召力。
在他的支持下,無論司馬瑋有什么計劃,只要針對賈后,就幾乎不可能推行下去。賈后由此立于不敗之地。
故而此刻賈后投桃報李,將王衍任命為北軍中候,并招攬說:“魯公年輕,尚未婚配,聽說貴府有佳偶,不知夷甫可有意乎?”
這是因為王衍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名叫王景風,小女兒名叫王惠風,都生得美麗標致,其中大女王景風,尤其國色天香,賈后說這些話,是想為賈謐聘得王景風,讓賈王兩家親上加親。
不過這話說得并不湊巧,因為王衍原本已經在和東宮商議,將王景風嫁給太子司馬遹,已經到了問聘的流程了。
但王衍聽到賈后的提議,面色不變,當即說道:“小女能嫁給魯公,是她的福分。”
言語之間,是打算對太子悔婚了。
而后是處理邊軍,尤其是荊州和豫州的邊軍,這兩個地方分別是楚王和汝南王的大本營,稍有不慎,就可能激起兵變。
賈后令太仆石崇為鎮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太子太師何劭為都督豫州諸軍事。
這兩人,石崇當過荊州刺史,又暗地里和司馬瑋聯系多年,向賈后出賣了楚王政變的布置;
何劭是汝南王司馬亮老友,資歷極高,也是為賈后引薦衛瓘的使者,既是合適的安撫人選,也是助賈后奪權的功臣,故而做如此安排。
接著是三省。
賈后以裴頠、郭彰、賈模三名親戚為侍中,全面把控門下省,這樣就可以利用門下省的駁回權,將不合心意的決策盡數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