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堡內,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
老爺子站在墻垛后面,望著烏力吉部落的動向,臉色陰沉,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但始終一言不發。
而旁邊的人卻是義憤填膺,紛紛要求出去干他狗日的烏力吉人。
“老堡主,打吧。”
“烏力吉部落的人已經開始收割我們的糧食了。”
“對啊,老堡主,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糧食被他們搶走。”
“沒有了糧食,接下來一年我們吃什么。”
眾人心急如焚,尤其是那些少年,血氣方剛,手中緊緊握著弓箭長矛,仿佛隨時準備沖出去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
而面對眾人的憤怒,老爺子始終只有一個字。
“等!”
現在他們河西堡中就只剩下一群老弱和小孩子,面對烏力吉人根本占不到便宜,徒增無謂傷亡。
打了這么多年的仗,老爺子早就不是愣頭青了。
人沒了,有再多的糧食也根本無濟于事。
況且,河西堡與三河堡外加起來有好幾千畝的糧田,烏力吉部落沒幾天時間根本弄不完。
等到李驍帶人回來,這些家伙吃進去多少,再讓他們統統吐出來。
就這樣,時間來到第二天。
正在緊張忙碌的烏力吉,忽然聽到探騎匯報。
“漢人,有很多漢人騎兵來了。”
“什么?怎么來的這么快?”
“他們有多少人?”烏力吉臉色驟變,連忙問道。
“至少三四百人。”
“該死,這些漢人怎么會來的這么快?”
“蕭凜撻明明許諾會留住他們五日的。”烏力吉憤怒說道。
但是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責怪蕭凜撻了,此地不宜久留。
連忙招呼手下,帶著這一天來收割下來的糧食,趕緊離開。
另一邊,李大山帶著河西堡的青壯們回家,準備收割糧食。
原本心情大好,畢竟他已經成為了千戶,只等這次秋收之后,各百千戶徹底成型,他就能去上任了。
但是沒有想到,在回河西堡的路上,卻是得到了一個讓他怒火中燒的消息。
河西堡被烏力吉部落給圍住了。
“那群狗東西是在找死。”
怒罵一聲,立馬帶人加快馬速,不到一天就趕回了河西堡。
瞧著那片已經被烏力吉騎兵收割了的大片農田,再看那些家伙拖著大袋大袋的糧食,倉皇逃竄的樣子。
李大山眼睛都紅了。
他將長槍一橫,高聲喊道:“弟兄們,干死這幫狗娘樣的,沖!”
他們在前線與乃蠻人廝殺,立功無數,沒想到等回來卻是看見,家里差點被偷了。
每個河西青壯都是怒氣上頭,齊聲吶喊,殺氣騰騰,向著烏力吉部落的包圍圈猛沖過去。
草原部落之間的戰斗規矩其實很簡單,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即便是雙方實力相差不大,不到萬不得已也同樣不會開戰。
每個首領都會權衡利弊,考慮開戰的后果能不能打過。
即便是打贏了又會不會被其他部落趁虛而入?
所以草原的戰爭大部分都是追逐戰和持久戰。
于是,在面對河西援軍的時候,烏力吉部落的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趕緊跑。
不能打。
只不過與來時不同,他們回去的時候,每一匹馬的背上都多了很多糧食。